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在7月24日抵達中國,很快在人民大會堂見到了中國高層。中歐之間的互動,在國際上引起不小轟動。
只是沒有想到,這邊馮德萊恩剛和中方見面,特朗普也坐不住了,突然傳出關稅新政策,對很多國家進行一刀切。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就算特朗普現在后悔想收手,似乎也來不及了。
7月24日凌晨,馮德萊恩一行抵達北京,隨即展開中歐高層會晤。這場遲來的互動,承載著中歐關系破冰的關鍵期望。
不過馮德萊恩此行北京行程緊湊,而耐人尋味的是,她的專機并非直飛北京,而是在東亞地圖上多畫了一道弧線,先降落東京。
一場與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閉門會談,歐盟官方雖冠以加強經貿合作之名,但核心議程已被《日經亞洲》等媒體點透,雙方密商的核心,是如何聯手構建一個繞開中國的稀土供應體系。
這并非空談,歐盟的腳步早已邁出,格陵蘭、非洲的勘探項目悄然啟動,法國土地上,首個由歐日公私資本共同參與的大型稀土回收工廠已于3月破土動工。
馮德萊恩選擇在訪華前夕敲定這步棋,意圖昭然若揭,手握一張去中國化的稀土牌,無疑能為即將開啟的中歐談判增添幾分底氣。
不過,這種帶著小動作的談判策略,有沒有誠意,中國也心中有數。就在馮德萊恩抵京前兩天,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已與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進行了視頻溝通。
中方清晰表達了不滿,反對歐盟以泛化的國家安全概念為名,特別是所謂援俄理由,行打壓中國企業之實。
傳遞的信號很明確,合作的大門敞開,坦誠溝通亦無不可,但一邊尋求中國的資源、市場與經驗支持,一邊卻在背后聯合他國另起爐灶。
這種缺乏對等誠意的做法,難以真正贏得互信。稀土博弈這盤棋,落子需謹慎。就在這場中歐間的“拔河”尚未見分曉之際,美國的關稅又傳來了新消息,特朗普宣布了什么?
正當全球目光聚焦于北京的中歐互動,特朗普在華盛頓的即興發言,再次將關稅牌甩到了舞臺中央。7月23日,他宣布將依據對美國友好程度,對貿易伙伴征收15%至50%不等的對等關稅。
50%的上限,被他直白地指向那些相處得不太好的國家。這看似一刀切的粗暴策略,實則是精心設計的分層威懾。
彭博社等分析敏銳指出,隨著8月1日對等關稅暫緩期臨近,特朗普政府意在通過制造高稅率恐懼,迫使各國迅速坐上談判桌,并接受美方條件。
其近期操作模式也印證了這點,常在對方尚未回應前,就搶先在其社交媒體上公布所謂的關稅協議信函,營造既定事實氛圍,暗示拒絕冗長談判,卻又悄悄為后續討價還價預留了空間。
日本成了這套策略的最新樣板,特朗普得意地宣稱,日本為獲得談判特權,預先支付了5500億美元,甚至還開放了一些市場并將原本25%的對等稅率壓至15%。
盡管日本輿論承認美方在汽車關稅等焦點上讓步超預期,但這筆高昂門票費的代價,無疑給其他國家立下了標桿。
菲律賓、印尼緊隨其后,特朗普同樣宣布達成協議,核心內容如出一轍,菲、印尼大幅對美國開放市場甚至零關稅,而美國則對其商品征收19%的關稅。
相比此前威脅給印尼的32%稅率,已是優惠。這些閃電式協議,本質上是以關稅大棒為后盾,強推不平等條款。
全球范圍內,特朗普的關稅速成協議模式遭遇了廣泛抵制。
印度在汽車關稅上寸步不讓;巴西、加拿大等國在核心利益上拒絕妥協;即便是已簽約的日本,國內質疑協議損害本國利益的聲浪高漲。不過,歐盟和美國之間的拉扯也引人關注。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明確表示,若歐美談判破裂,歐盟已準備好對近千億歐元美國商品祭出反制重拳。
這項合并了210億歐元和720億歐元的龐大清單,涵蓋了從波音飛機、汽車、哈雷摩托到波本威士忌、農產品等美國核心出口商品,反制稅率將與美方威脅稅率看齊。
德國的支持尤為關鍵,其已表態支持歐盟在協議失敗時動用反脅迫工具。
就在外界擔憂貿易戰一觸即發之際,7月24日英國媒體傳出積極信號,美歐談判取得突破,雙方接近達成15%的關稅協議,遠低于此前美國威脅的50%。
歐盟成員國同日投票通過了930億歐元的反制關稅預案作為強力后盾,但明確表示只要8月7日前達成協議,這些措施就不會生效。
歐盟外交人士透露,協議模式將類似美日,目標是將威脅稅率從30%壓至15%。
耐人尋味的是,在中歐高層會晤的敏感當口,特朗普對中國展現出異乎尋常的寬容。
7月23日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時,當被問及菲中關系,特朗普搶著表態,不介意小馬科斯與中國交好。因為美國跟中國相處得很好,關系棒極了!
他甚至以創紀錄數量從中國運來的磁鐵為例,拍著小馬科斯的肩膀,而小馬科斯欲言又止的微妙表情,無聲勝有聲。
無論是關稅的一刀切還是突然的對華示好,都暴露出特朗普急于為這場由他挑起的全球關稅混戰尋找出口。
可是,棋局已開,各方入局,想輕易抽身談何容易?各國手中緊握的反制籌碼和核心利益關切,絕非他單方面想結束就能結束的。
特朗普的關稅閃電戰與馮德萊恩的稀土布局,本質都是大國在全球化變局中爭奪主動權的高壓策略。然而現實是,歐盟以千億歐元反制清單展示了捍衛共同市場的決心;中國在稀土領域的深厚根基與供應鏈優勢絕非短期聯盟可輕易撼動。
即便是看似速成的美日協議,也因美方罕見讓步和日本國內的強烈質疑而顯得根基不穩。特朗普在關稅戰場上左沖右突,從對歐強硬到對華示好,其戰術的飄忽與急迫,恰恰折射出單邊主義極限施壓策略的尷尬困境。
世界不再是一個可以任意拿捏的棋盤,各國基于自身利益的博弈與反制已成為常態。他或許后悔四月貿然扣動關稅扳機,但歷史沒有后悔藥,這場由他開啟的全球貿易緊張,其落幕方式已不完全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馮德萊恩的北京之行與特朗普的關稅鬧劇幾乎同步上演,這并非巧合,而是全球化鏈條緊密咬合的必然回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