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上海永康路的古著店擠滿了外地來淘貨的游客。今天的二手市場已經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變化——消費二手日常用品之外,圍繞興趣展開的二手消費正在成為二手交易的主流,古著即是其一。
7月16日至23日,研究員走訪了永康路、巨鹿路、進賢路、新樂路上的8家古著店,了解店鋪的生存現狀,探究古著消費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什么是“古著”?兼具歷史感與稀缺性的二手服飾
“老的款式可以復刻,淘寶上有很多相似的,但是Vintage的稀缺性就在于它有歷史的沉淀。很多Vintage都是當年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可以代表那個年代流行文化的品牌。它相當于一件古董,具有收藏價值,也可以穿在身上。”永康路古著店Swing的店員K說。
Vintage原指葡萄酒的釀造年份,有經典、老式、復古的意涵,在二手服飾中,Vintage指距今20年以上100年以下,具有年代感和稀缺性的精品二手服裝,也稱作“古著”。“古著”一詞源于日本,特指在二手市場中淘得的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且當下已經停產的衣服。
不同年代的古著有不同的風格。研究員走訪的8家店中,3家主打美式復古風,1家專做蓋茨比風(20世紀20年代流行于歐美的奢侈、華麗的藝術風格),另外4家沒有明確的風格特征,但貨源大都來自歐美和日本,涵蓋廢土風(后末日時代的未來主義美學風格)、老錢風(源于西方社會中延續數代財富的家族的風格,與快速積累財富的新錢風相對應)、Y2K(year 2000 kilo縮寫,指的是千禧年前后的流行文化)等多種風格,有多元的文化溯源。
蓋茨比風穿搭指南。 時禮店鋪主理人提供
美式復古風源于20世紀中葉美國工裝、機車與好萊塢文化,強調實用性與粗獷的美學。“很多音樂人會受到潮流文化的影響,很會穿搭。一些品牌被明星帶火后,就形成了一種流行文化。”K說。說唱歌手王嘉爾就對Vintage文化的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他通過個人穿搭、音樂作品、社交媒體和品牌合作等方式,讓更多人喜愛上Vintage風格。
2025年7月16日下午,位于新樂路的Match & Max,店內張貼王嘉爾、楊冪等明星身著同款服裝的照片墻。 本文圖片除特殊說明外,均為戴媛媛 攝
Vintage服裝價格不菲,研究員走訪的幾家店,標價多位于500-3000元之間,主要面向的群體是18-35歲之間關注時尚的年輕人。“有一次我在機場看到一個女生的大衣特別好看,就拿出手機拍照,上淘寶搜同款,但是沒搜到。我就忍不住跑過去問了,想要一下鏈接,但是女生告訴我那件大衣是她淘來的古著,這個品牌早就停產了,國內基本上找不到同款。我就是這樣入坑古著的。有些人喜歡隨大流,買最新的流行款式,有的人喜歡穿不會跟別人撞衫的衣服。每個人對時尚的理解都不一樣。”消費者Cici說。
雖然二手奢侈品店也會自稱Vintage,但是Vintage文化圈卻只認某些小眾的設計師品牌,或者經典品牌的特定年份款式。例如,1971年創立于英國的時尚品牌“西太后”(Vivienne Westwood),由朋克教母薇薇安·韋斯特伍德創立,其影響力遠超時尚界,國際巨星如麥當娜和Lady Gaga用西太后的設計表達叛逆,服裝成為其性格的延伸,從而塑造了從音樂、藝術到政治表達的整個文化景觀。
外貿尾單和“洋垃圾”混入,產業鏈缺失,古著店生存難
當下,年輕消費者對個性化穿搭需求爆發,Vintage的風潮還在繼續,但是很多Vintage店鋪卻難堅守。理由有以下幾點: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后,實體店租金壓力大、客流量下降,古著作為非剛需消費首當其沖,部分消費者轉向更廉價的線上二手平臺,更在意Vintage的服裝風格,是否為真品則居于次要,許多古著店陸續關閉或收縮。
第二,產業鏈不完整。古著產業鏈涉及從貨源采購、處理加工到終端銷售的多個環節,國內古著貨源依賴海外二手批發,疫情導致進口成本上升,供應鏈不穩定。“我們現在穿的所謂Vintage,大多都是從海外引進的。國內很多商家,其盈利點就在于賺取商品與渠道的信息差。所謂信息差,就是很多人也想要某個明星的同款,但并不知道購買的渠道,商家知道渠道,他會通過海淘或海外平臺購買,然后賺取差價。”K說。
第三,外貿尾單以假亂真,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泰國貨基本上都是假貨,國內的話,青島貨以及廣州的外貿尾單也會冒充Vintage。進價可能就三元一件,但標價三百多,還比真的Vintage便宜。以假亂真,很多不識貨的人就會上當。”進賢路Vintage店“回到未來”主理人表示,充斥假貨的Vintage市場增加了鑒定成本,同時也消耗消費者對整個Vintage市場的信任。Swing的店員K也表示,“很多抖音直播間,他們說是Vintage,其實就是外貿產品。外貿賣不出去,就換個名字叫Vintage。”
第四,“洋垃圾”混入,引發檢疫與衛生隱患。部分進口古著來自非正規渠道(如東南亞、非洲的廢舊衣物集散地),未經專業消毒,可能攜帶病菌、寄生蟲甚至血跡。2016年,深圳查獲549噸從國外走私到國內的舊衣物,這批衣服中絕大多數來自國外太平間、垃圾站、廢品收購站,部分檢測出大腸桿菌、真菌等病原體。直至今日,走私“洋垃圾”依然頻發,研究員采訪的多名消費者均表示,喜愛Vintage風格,寧愿買假的新貨也絕不購買二手服飾,都是出于對衛生和來源的擔憂。
第五,本土化缺失。歐美和日本的古著文化建立在長期穩定的時尚發展史基礎上(如1920s-1990s的經典風格),有清晰的文化符號,而中國在20世紀經歷了多次社會變革,導致民間舊衣存量少且分散,難以形成系統性的復古風格。中國的“復古風”更多是對外來風格的模仿,缺乏本土敘事。“基本上所謂的Vintage品牌,至少要有十年的發展歷史,要有品牌理念的傳承。中國目前所謂十年以上的老服裝品牌,我很難想到哪個特別具有時代的代表性,而且到現在還能引領時尚潮流的。”K認為,中國的時尚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并未沉淀出小眾且經典的設計師品牌,目前只能依賴歐美貨源。
2025年7月23日晚,Match&Max店鋪,美式復古風的古著上布滿時代流行元素。
時禮店鋪主理人從業9年,據她回憶,國內Vintage店的鼎盛時期在2015-2019年左右,這一時期,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涌現了大量古著店,線上線下形成熱潮,甚至催生了專門的市集和展覽(如“銀鹽市集”)。“那時候的中古市場,大家的消費意識、消費能力,包括店面數量,都遠超現在。”
永康路雖然被稱為“上海Vintage一條街”,但現在擁有的Vintage店鋪數量卻遠未達到集聚的程度。研究員走訪期間,永康路有6家Vintage店,其中Swing擁有2家店,新開的店除了售賣Vintage,還售賣國內小眾設計師的新品。開業4年的Velvet將于7月底閉店。
2025年7月23日晚,Velvet門口張貼的閉店清倉廣告。
未來,Vintage行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建立本土供應鏈;打擊假貨,重建消費者信任;強化衛生合規,避免“洋垃圾”風險;推動本土古著文化,而不僅僅是模仿歐美日韓風格。只有做到這些,Vintage才能從小眾潮流變成可持續的成熟市場。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公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
歡迎前往征訂公告頁面,獲取更多訂閱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