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在2023年,瑞幸與庫迪發起的“9.9元”咖啡激戰中,幸運咖的存在感似乎不足。而兩年之后,這個品牌發起了猛攻。
界面新聞自接近幸運咖方面的人士獲悉,在幸運咖內部,2025年初就定下了年內破萬店的目標。目前,幸運咖最新門店數已近7000家,覆蓋全國超300個城市。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新簽門店同比增長164%。
2024年,幸運咖門店數量為4600家。這也意味著,幸運咖在過去的7個月里新增了近2400家門店,平均每月新開343家。不過這個速度還沒有超過瑞幸,根據瑞幸咖啡2024年的財報,它在去年平均每個月的凈開店數量約為508家。
在過去,下沉市場一直是幸運咖的主戰場。窄門餐飲數據顯示,幸運咖有70%左右的門店集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一線城市占比僅為0.67%。定下2025年內破萬店目標的同時,幸運咖還將進軍一二線市場。
接近幸運咖方面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幸運咖接下來會重點布局高勢能城市,目前該品牌已驗證,在一線城市是盈利的。
圖片來源:幸運咖官網
2020年,張紅甫在蜜雪冰城剛剛突破萬店時曾立下目標,“打造幸運咖品牌,用5年復制一個蜜雪冰城?!?/p>
這個目標險些沒有完成。
2017年,蜜雪冰城就開始孵化咖啡項目,并推出了幸運咖子品牌。但在開始的幾年里,旗下20幾家門店一直不瘟不火。直到2019年,蜜雪冰城總經理張紅甫帶隊正式投入了這個項目,在第二年對幸運咖進行了品牌升級,并開放加盟。
隨后,幸運咖迎來了第一次快速增長時期。2022年,幸運咖的門店數由上年同期的465家激增到2300家。
這個品牌踩中了好時機——庫迪還未成立,瑞幸深陷財務危機,30元一杯星巴克已經被消費者質疑是否“值不值得”。幸運咖自身從產品、價格、渠道到推廣路線,身上隨處可見蜜雪冰城的影子,它的一杯美式只賣5塊錢。
但9.9元價格戰令幸運咖原有的存在感不夠突出。在瑞幸、庫迪瘋狂下沉擴張,并憑借爆款、聯名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2023年,幸運咖僅新增了603家門店。
也是這個時候,蜜雪冰城總部曾開過一次戰略會。上述接近幸運咖方面的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圍繞幸運咖這個品牌,內部開始主動控制開店節奏,重新探索產品、門店模式、運營模式和團隊。
還有蜜雪冰城培養出來的強將加入幸運咖。界面新聞了解到,目前幸運咖的CEO潘國飛也是蜜雪冰城早期員工,負責蜜雪冰城在華南大區的經營。此外,幸運咖的高管團隊中也不乏在蜜雪冰城工作了15年經驗的老將。
目前,幸運咖的管理團隊仍獨立于蜜雪冰城,但是兩個品牌共享供應鏈資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的管理團隊在門店擴張和產品研發上都有了不同的想法。潘國飛擁有華南市場的經驗,他和內部討論時判斷一二線城市的咖啡消費頻率要高于下沉市場,幸運咖進軍一二線城市會有機會。
與此同時,瑞幸、庫迪們正不斷向下沉市場滲透,窄門餐飲數據顯示,瑞幸、庫迪在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占比分別為33.75%、38.47%。品牌聲量的不足、下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也讓幸運咖向高線城市進軍成為必要策略。
為了實現萬店,并且給進入一二線城市鋪路,幸運咖還主動降低了加盟門檻。
2023年8月,幸運咖的加盟要求投資預算為35萬元以上,現在門店投資預算為25萬元以上。此外,在年齡要求方面,幸運咖加盟商也由25-45歲降低到20-40歲。
界面新聞還留意到,在今年6月-7月,幸運咖還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天津這六個城市,推出單店總減免3.4萬元的特定城市加盟扶持政策。
不過就目前而言,幸運咖在一線城市的門店仍然不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幸運咖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4家、3家、10家、8家,以北京為例,其門店多開在四環以外、高校附近,仍未能深入城市核心。
這也意味著,在大部分高線城市消費者的心中,幸運咖目前還是面目模糊。
長遠來看,在一二城市幸運咖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與咖啡茶飲同行競爭;以及在保持平價策略的同時,讓加盟商在租金、人工成本高企的北上廣深賺到錢?
接近幸運咖方面的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目前幸運咖的思路是押注小店。
幸運咖對店門的要求為,凈使用面積在20平米以上,店面寬度、深度大于等于3米,高度大于等于2.7米,門頭招牌越大越好。在一線城市,門店要求沒有那么多,面積將集中在20-30平米大小,以進一步降低加盟商經營成本。
此外,幸運咖在一線城市的定價要貴上1塊錢,比如美式咖啡在鄭州5.9元,在深圳賣6.9元。在供貨方面,幸運咖也試圖為加盟商制造盈利空間。目前,一杯5.9元的美式咖啡,幸運咖加盟商方面的毛利在50%以上,品牌向加盟商供貨的價格不到70元/公斤,而行業平均為120元以上。
但即使有各類政策補貼支撐,幸運咖不到10元的定價仍意味著這是一門薄利的生意,而這套模型在一二線城市的長期前景需要繼續經歷市場的檢驗。
以瑞幸9.9元做對比,界面新聞2024年獲得的一份瑞幸咖啡投資報告顯示,9.9元是當時瑞幸運營效率下價格的極限。
另外一個挑戰是,它的產品也要具有吸引力。
過去的幸運咖多是基本品類,瑞幸的爆品生椰拿鐵推出一年之后,幸運咖才推出椰椰拿鐵。
但如今的幸運咖正在適應咖啡茶飲賽道的產品節奏——目前它的產品數量約在46個左右,包括果咖、奶咖、果茶、輕乳茶、幸運冰等多個產品系列,價格區間在5-10元。在上新方面,今年上半年以來幸運咖已經推出了32款新品,其中5月甚至一口氣推出14款“真果咖”系列新品。
界面新聞了解到,該系列上新后單月銷售額破1億元。上新第二個月,該系列店均銷量環比增長29%
圖片來源:微博@幸運咖
但和瑞幸、庫迪相比,幸運咖的優勢在于它的“蜜雪冰城基因”。
幸運咖的極致性價比來源于背靠蜜雪冰城,通過以集團4.6萬家門店的大宗采購獲得議價權,共享蜜雪冰城的物流供應鏈。
而蜜雪冰城也正將資源傾斜向這個培育已久的子品牌。今年1月,蜜雪冰城的大咖海南工廠陸續投產,其中烘焙線年產能超2萬噸。今年5月,蜜雪冰城集團跟巴西簽署40億元人民幣的采購意向大單,其中大多數是咖啡豆。
另一個最近顯現出來的優勢是,電商平臺的外賣大戰重新顛覆了消費者對于咖啡茶飲的價格認知,將他們心中對一杯美式的價格錨定在了個位數——這對于一杯美式日常定價為5-6元的幸運咖而言也是一個利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