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網報道,法國海軍軍官近日披露“克萊蒙梭-25”行動細節,提及戴高樂號在南海與中國海軍的互動。
2024年12月,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率領3艘護衛艦、1艘補給艦,從土倫港出發執行“克萊蒙梭-25”任務。這是1960年以來法國首次在遠東部署航母,編隊訪問菲律賓、日本等國,還和亞太多國搞了聯合軍演。法國海軍說,這不是簡單的禮節性活動,是要讓大家知道法國在自己有利益的地方一直都在。
戴高樂號的航線有點特別。一般從地中海過來的船,都會走馬六甲海峽進南海,它卻繞著菲律賓走了一大圈,經西里伯斯海、菲律賓海,從呂宋海峽進入南海。即便繞了遠路,剛駛入呂宋島,中國海軍就派了至少1艘054A型護衛艦跟著它。
法國航母(資料圖)
進入南海后,戴高樂號編隊通過預警探測系統發現了中國海軍山東艦編隊。當時旁邊一直有054A型護衛艦跟著,山東艦編隊出現在探測范圍里顯然不是巧合。法軍一度很緊張,覺得可能要發生海空對峙,可沒想到雙方沒再有進一步接觸。
法軍一開始覺得中國海軍可能想低調處理這事,后來才意識到,山東艦沒靠近是沒必要。在戴高樂號編隊的探測范圍內,他們發現了30到40艘中國大型水面艦艇,分布在南海各處。這個數量比整個法國海軍的水面作戰艦艇還多,法國海軍目前只有25艘水面作戰艦艇。戴高樂號編隊從地中海開到南海,從沒見過這么多中型以上軍艦在同一片海域活動。而且,戴高樂號編隊進入南海的護航艦船就3艘護衛艦,中法海軍兵力差距輕松達到10倍。
這種差距不是戴高樂號一艘航母能彌補的。一來山東艦也在南海,二來戴高樂號性能不如山東艦。戴高樂號的蒸汽彈射器和核動力常被提起,但它只有2條彈射器,搭載的陣風M艦載機性能比不上山東艦新換的殲-15T。它的核動力功率不算強,在南海也顯不出續航優勢。
法國海軍將領覺得,中國海軍可能從戴高樂號進入南海就開始“針對”他們。“克里蒙梭25”行動有個目的是“向中國釋放強硬信號”,中國展示實力也算是禮尚往來。
解放軍海上演習(資料圖)
其實,法國海軍說被針對有點多慮了。南海是中國南部戰區海軍的大本營,平時就有不少艦船在這演訓。法軍航母來不來,解放軍該訓練還訓練。海軍還要巡航南海島礁,各處有船很正常,沒船才奇怪。另外,南海還有中國海警的執法船,這些大型海警船在雷達上看著和護衛艦甚至驅逐艦差不多。所以,不是中國海軍派了三四十艘艦船圍觀,是法軍把看到的中國艦船都當成了潛在對手。真正盯著戴高樂號動向的,可能就負責監視的054A或者其他幾艘船。但要是戴高樂號編隊想在南海搞事,中國海軍肯定不會沒反應。我們在南海部署這么多船,就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真到需要“招呼”戴高樂號的時候,法國人才能體會到什么叫真正的“圍觀”。
法國海軍其實心里清楚,這也是戴高樂號航母編隊沒走臺灣海峽的原因。那樣做除了激怒中國,沒一點用。而且,戴高樂號除了訪問馬尼拉時公開露了露面,其他時間都很低調,航行路線貼著菲律賓沿海,明顯不想和中國海軍起摩擦。可能因為太低調,法國國內對華強硬派對這事很不滿。這次海軍將領透露行動細節,很大程度上是想給這些人解釋,為什么沒法也不能和中國海軍起摩擦。
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在這次行動中,除了和中國海軍有互動,在其他區域也遇到了情況。在東地中海,遭敘利亞赫梅明軍事基地的俄軍蘇-35戰斗機飛越。穿越紅海時,在阿拉伯海受到也門胡塞武裝開火威脅。
法國海軍軍官稱,中國海軍沒向戴高樂戰斗群發警告通訊,還自夸說中法沒發生對抗是因為戴高樂號航母戰斗群“代表著龐大的力量”。他還說,中國海軍對美國和法國的反應可能不一樣。
有個小插曲,因為法國海軍對戴高樂號航母是否搭載核武器態度模糊,日本以“無核原則”為由,拒絕讓它停靠沖繩。
從實際情況看,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繞地球一圈,對提升法國在印太、亞太的影響力作用不大。
戴高樂號航母戰斗群的威懾力有限,不像中美航母那樣,往哪一擺就有威懾力。而且它問題不少,老舊不說還老出故障,很多人擔心它來一趟亞太,回去就得在船廠修很久。
法國作為安理會五常之一,現在的影響力主要在歐洲和非洲部分國家,派航母去亞太刷存在感有點多余,真覺得能靠這影響地區形勢不現實。
法國海軍軍官說“一路上有30~40艘中國海軍大型軍艦,但我們為任何可能都做好了準備”,這種說法更多是給自己壯膽。
美軍航母(資料圖)
法軍覺得沒和中國發生對抗是因為自身“力量龐大”,可實際上,中國海軍對沒接近或闖入中國領海的艦艇,不會主動對抗,只有對抵近偵察或闖入的才會警告驅離,之前美軍的偵察機和艦艇就是例子。法國清楚挑釁中國海軍的后果,所以沒敢過航臺灣海峽,護衛艦和補給艦停靠琉球時也遠離臺島,就是怕引發誤會。
戴高樂號雖然是除美軍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但性能并不符合核動力航母的標準。它排水量才4萬噸,最高航速27節,比其他國家航母慢不少,連中國的山東艦都比不上。艦載機陣風M在戰斗半徑和打擊火力上也落后于殲15。印巴空戰中,陣風戰機曾被殲10C壓制,到了南海,陣風M也難有優勢。
法國派戴高樂號去印太、亞太,說白了就是想刷存在感,怕新興國家崛起太快,讓這一地區的國家忘了它這個老牌強國,不然以后在歐洲以外說話沒人聽。
中國國防部之前就回應過戴高樂號來亞太部署的事,說亞太地區需要和平與繁榮,不是緊張和對抗,有關國家的軍事合作應該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別炫耀武力、制造緊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