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7點30,一起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
如何讓數智技術消解作業的機械重復,
讓作業成為能力生長的階梯?
如何讓數智工具打破教學的時空邊界,
讓課堂成為持續探究的樞紐?
如何用 “數據” 重塑教學評價,
進而重構育人路徑?
我們正和一線教育工作者一同研讀《教研新場景:數智技術賦能育人轉型》,借此打開一扇新窗口,跳出技術迷思,聚焦育人本質,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
7月26日晚7:30,我們將通過中國教師報視頻號開啟本書共讀交流直播,本書作者,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數字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化學專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趙華;南京江北新區教育發展中心教育科研部部長黃海旻,以及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張鵬,將攜實踐名師共同拆解數智技術賦能教育的密碼,誠邀您參與。
我們共讀的理念是:研以促用,用以提質,研用思的融合,力求達成研而悟道,用而悟道,思而悟道。
為什么要以共研的方式深化共讀?
教育的原野上,共讀是結伴同行,共研是深耕細作 —— 向深處,培育屬于自己的果實!只讀不研,所學的技術理念不過是空中樓閣;扎根實踐,智慧才能在教育土壤里發芽結果。共讀過程中的每一次研討都是教育思維的一場深度 “迭代升級”。因為研透即內化,研透不僅能提煉可復制的實踐經驗,也能發現技術應用的盲區,然后在碰撞中邁向更優的教育圖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