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批生動有趣的體育課程陸續走進閔行區各愛心暑托班。“弓步沖拳、彈踢沖拳、馬步架打!”平南小學(平吉校區)的教室里,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大二學生陳哲正帶著孩子們上武術課。孩子們在一招一式間變身“小武者”,感受傳統武術魅力。
這些趣味體育課程由區體育局與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聯手推出,課程涵蓋籃球、乒乓球、跳繩、體育游戲等多個門類,將為全區14個街鎮(含莘莊工業區)的100個愛心暑托班配送400節課,助力孩子們茁壯成長。
學生“小老師”開課 用“童言童語”教武術
從學生變身“小老師”,對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大二學生陳哲來說,備課是首要功課。他將為平南小學(平吉校區)、平陽小學等愛心暑托班點位教授武術課,“五步拳”是他的教學內容之一。
課堂上,面對一群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陳哲特意用口語化的表達拆解每一個招式:“弓步出拳變馬步出拳時,手掌要向上翻,就像在用力擋住敵人的攻擊。”講到“摟手出拳”,他更是形象地解釋:“我們先用手掌把‘看不見的東西’摟過來,再出拳,是不是很有力量?”
孩子們聽得入神,跟著“小陳老師”的口令認真比劃,出拳時小拳頭攥得緊緊的,動作中透著一股認真勁。課前,陳哲早已放起《功夫熊貓》的片段,阿寶的憨態讓孩子們笑個不停,再配上他簡單講解的武術小故事,小家伙們眼里的好奇與興趣一點點冒出來,一招一式學得更起勁了,40分鐘的課程收獲滿滿。
寓教于趣
玩出游戲新“花樣”
“我喜歡江老師上課,很有趣!”在明強二小的愛心暑托班辦班點,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江瑞庭的體育游戲課總是充滿歡聲笑語,受到孩子們歡迎。
夏日的樹蔭擋住了不少暑氣,成了天然的課堂。孩子們分成兩組,每人捧著籃球,彎腰從腿下傳給身后的同學,哪個小組最先完成接力,就能贏得勝利。小家伙們手忙腳亂地傳遞著,時不時為隊友加油,熱情格外高漲。
另一項“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江瑞庭也加了些巧思:不再是“一人當老鷹、一隊人當小雞”的傳統玩法,而是把班級分成兩隊PK,既能讓更多孩子參與進來,又培養了團隊協作意識。
“15后”的孩子們喜歡什么樣的體育游戲?備課時,江瑞庭上網搜索了當下流行的體育游戲,并將大學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和課程設計相結合。
“我是孩子們的老師,其實孩子們也是我的老師。”江瑞庭說,“他們在課堂上的反應會告訴我哪里需要調整,這樣才能讓大家更愿意動起來。”
教學相長
將教育理念融入課程設計
走進莘莊實驗小學(南校區)的辦班點,孩子們正在享受一場“快樂搬運”游戲,他們往返奔跑,把飛盤從起點拾到終點的圓框里,率先完成任務者就能獲勝。“再試試,多跑幾次速度就快了。”同為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的石一航正輕聲安慰落后的小朋友。
這個暑期,他在愛心暑托班的教學中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意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得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這讓他聯想到在校內學習到的KDL體育與健康課程。
“從這些校內課程中,我們學習到‘懂運動文化(Know it)、有運動能力(Do it)、熱衷于運動(Love it)’等核心理念,我們把它融入暑托班課堂設計中,反響挺不錯的。”石一航說,“走進校園給孩子們上課不僅對我來說很有意義,也讓我對書本上的青少年體育教育理念有了很多新認識,收獲特別大。”
據悉,此次共有11位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學生參與到愛心暑托班體育課程配送中來,課程將持續至8月15日。希望一次次的奔跑與歡笑,能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熱愛體育運動的種子,也讓更多“小老師”在實踐中收獲學以致用的成長。
記者:吳俊艷
通訊員:陸升
供稿:區體育局
初審:陳怡婷
復審:方雨斌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