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曾幾何時,中國因為貧窮落后,被歐洲人嘲諷為“東亞病夫”。
然而,如今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中國摘掉了“東亞病夫”的污名后,“病夫”這一稱號竟然落到了歐洲人自己頭上,被西方媒體廣泛稱呼為“歐洲病夫”,真是令人好不痛快!
如今歐洲的敘事故事里,只能借著往日的榮光,如同怨婦般碎碎念著,因為他們早已淪為美國的“輸血包”。
正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殊不知如今的種種惡果,正是因為歐洲人從前瘋狂吸血全世界釀下的苦果。
歐洲“吸血式帶來的繁榮”
眾所周知,歐洲大部分國家都是高福利社會,人們享受著漫長的假期,到點必須下班的美好制度,失業還能獲得豐厚救助金的保障,歐洲人的生活不能說很好,只能說非常好!
然而,歐洲這種高福利待遇的背后,卻是通過長期吸血全世界而建立起來的。
長久以來,歐洲的這種看似完美的生活,對外部卻有著極高的依賴程度。
他們不需要像中國人那般辛苦,拼命研發新能源以此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也不需要像幾十年前的中國一樣,舉步維艱,為了強大中國的軍事力量,一大批科研人員偷偷摸摸躲在戈壁灘扎根半生。
更不需要像美國這樣,總是害怕被“老二”追趕半夜嚇出一身冷汗。
相反,他們一邊和俄羅斯說著東西歐本是一家的陳腔濫調,輕輕松松拿到俄羅斯的廉價能源,讓歐洲人再也不擔心冬天交不起取暖費。
同時,他們拿著歐元的購買力,購買各種各樣的中國制造商品,還嘴里沒事念叨幾句:中國的產能過剩。
而美國呢?看著是歐洲人的老大,實際上卻干著保安隊長的事,并且還經常是自湊工資上崗,歐洲人尋思著反正美國愿意做這“充大頭”的事,咱們自己的國防力量發展不發展都一樣。
俄烏炸醒了誰?
這樣的生活,在二戰以后已經持續了好幾十年,歐洲人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早已忘卻了何謂奮斗,有的只剩下躺平人生。
最荒唐的是,他們自己躺平,還不允許別人努力,很多去歐洲創業的中企,帶著中國人勤勞苦干的優點,去到歐洲后依舊習慣性在下班后、周末里加班,竟引發了歐洲人的不滿,有的地方強行停電防止中國人加班,甚至還有的地方把禁止加班列入了法律的范疇。
這樣的歐洲,他不衰落誰衰落?
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當北溪燃氣管道被炸毀后,歐洲人的苦日子這才開始來臨。他們失去了俄羅斯廉價的能源,只能硬著頭皮去購買美國昂貴的天然氣,結果這幾年的冬天,歐洲人真是過得縮衣節食。
原本中國的新能源好歹也是個應對之策,可惜歐洲卻偏聽偏信,對中國的新能源行業痛下死手,大幅度提高關稅。
如此一來,歐洲不僅沒能挽救搖搖欲墜的汽車制造業,反而使得自己整個工業體系變得十分被動,而新能源的光伏太陽能板也隨著對中國的制裁引發大幅度漲價。
最為糟糕的是,今年特朗普一上臺,便趕緊勒緊褲腰帶,極度質疑北約的價值,甚至還喊話那些沒有繳費的成員國,以“退群”要挾。
美國一旦徹底拋棄歐洲盟友,選擇單干,以歐洲數十年來的“躺平”歷史,歐洲又拿什么來建設國防?
俄烏炸醒的不僅僅是歐洲,還有中美俄,在一定程度上看穿了歐洲無往不利的本質,從而把對歐洲的合作列為非優先級別。
歐洲投資主義的歷史基因
歐洲這種“吸血式”的發展模式并非現在才有,早在工業革命之后,歐洲資本便把這一特征暴露得一覽無余。
他們先是對自己人下手,工業革命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意味著對羊毛、棉花等原料有著更高的需求,隨著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資本的罪惡之手伸向了無辜的農民和牧民。
他們絞盡腦汁驅逐了手無寸鐵的農民,霸占了大量的土地,進行大規模的資本養殖和種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羊吃人運動”。
接著,當本土的原料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工業需求時,歐洲列強的戰艦開始駛向全世界,進行瘋狂的殖民地圈地運動,最后還因為列強之間爭奪勢力范圍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如今的歐洲,原本想著在俄烏這塊蛋糕里分一杯羹,到頭來卻發現不僅失去了俄羅斯能源,還被美國盟友無情地拋棄,而中國也轉頭向歐洲以外的更多國家展開了“一帶一帶”合作,歐洲自己又得到了什么?其實他們并不無辜,這只不過是還債的開始罷了!
參考資料:
1、環球時報:被嘲“歐洲病夫”,“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咳嗽”,朔爾茨開出藥方
2、環球網:屢屢“捅刀子” “美國優先”坑苦歐洲
3、中國國防報:歐洲“再武裝”面臨多重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