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尚不明確1.創傷學說:認為創傷和感染為主要病因。2.纖維蛋白溶解學說:認為創傷或感染可引起纖維蛋白溶解,從而血凝塊被破壞,激肽形成,產生劇烈疼痛
3解剖因素學說:認為下頜磨牙區有較厚的骨密質,血液供應不良。
●分類
●臨床上分為腐敗型與非腐敗型兩類,前者更嚴重而多見。
●臨床表現
1.主要癥狀發生在拔牙術后3~4天后的持續性疼痛,可向耳顳部放射
●2.檢查時,腐敗型者可見拔牙窩孔虛,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蓋,創內有腐敗壞死物質,有明顯臭味;骨壁有明顯觸痛,創口周圍牙齦略紅腫。3.多發生于下頜后牙,發生率依次為:下頜第三磨牙、下頜第一磨牙、下頜第二磨牙,其它牙少見,前牙發生率最低。4.局部淋巴結可有腫大,壓痛。偶有發生開口受限、低熱、全身不適等癥狀。
●治療原則
●清創,隔離外界刺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預防措施
1.拔牙后咬緊棉球30~40分鐘,勿頻繁吐口水,避免血止不住。2.避免刺激拔牙創口:拔牙后24小時內,不要用口水漱口、刷牙,以避免刺激創口;避免過熱,過涼以及辛辣飲食刺激。3.避免用吸管:喝水時用吸管會產生負壓,影響傷口愈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