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真是大孝子啊!
誰能想到,楊少華頭七剛過,楊議就敗光家產,直播圈錢?
曾經風光無限的“楊總”,如今只能在直播間哭窮:
“討生活,賺個早點錢”。
01
楊少華的三個兒子里,楊議無疑是爭議最大的一個。
靈前裝暈、坐迎賓客。
楊少華的一場葬禮,讓楊議幾乎身敗名裂。
然而,他卻絲毫沒有收斂!父親下葬的當晚,他就開啟了直播。
這一舉動遭到了不少網友的批評:
頭七還沒過,就急著圈錢,到底有沒有良心?
但網友罵歸罵,楊議依舊賺的盆滿缽滿。
就連去醫院看望倒下的三哥楊倫,他都直播不停。
這副“爹親娘親不如錢親”的模樣,再次讓網友開了眼。
而這次,父親頭七剛過,楊議又迫不及待地開啟了“七月風波”一周年的直播,并在直播中宣稱:
“父親留下了4個億的遺產”。
早前就有傳言稱,楊少華去世給兒子留下數億家產。
楊議在直播中的話,承認了家產不少,但否認了傳言。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楊議竟然當眾自曝:
投資失敗,虧得傾家蕩產?
網友懵了:
見過敗家的,沒見過敗家這么快的!
楊議是怎么把家底都虧光?
看了他的發家史,網友直呼:活該!
02
楊議這個人,挺有自知之明的,他常說自己發家就是靠“走運”這兩個字。
時間倒回楊議人生的高光時刻。
電視劇《楊光的快樂生活》讓他聲名鵲起,續集一部比一部火,財富如潮水般涌來。
成功帶來的不僅是金錢,更是一種致命幻覺——他誤以為自己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有人說,如果他不是楊少華的兒子,他根本就不會成功。
投胎是個技術活,楊議投的就很好。
1962年,他成了楊少華的第四個兒子。
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過了十幾年的苦日子。
但后來,楊少華終于在相聲界混出了名堂。
楊議十幾歲的時候,正是接班的好年紀。
雖然他大哥楊威也說相聲,但楊少華還是選擇了力捧這個小兒子。
1992年,楊議30歲的時候,楊少華帶著他上了大場面,參加“馬三立相聲大賽”。
為了這個比賽,楊少華可是下了大功夫,身體不舒服也從病床上爬起來,給兒子構思劇本。
這一番努力,終于幫楊議打開了相聲市場的大門。
到了2002年,楊少華在相聲界已經是佼佼者了。
為了給兒子鋪路,他帶著40歲的楊議上了央視相聲大賽。
這成功的路子,跟岳云鵬挺像的,只要背后有棵“大樹”愿意捧,誰都能紅。
所以說,楊議最大的“走運”,拼的是出身。
有個好爹,確實能少走很多彎路。
此后,父子倆合作的《楊光的快樂生活》開拍,楊議飾演主角 “楊光”,楊少華則扮演其父親 “楊豐年”。
現實中的父子,在熒屏上繼續演繹父子情,再度爆火。
在拍攝中途劇組曾面臨資金斷裂的危機,關鍵時刻,又是楊少華堅定的支持。
他將自己的片酬轉為拍攝資金,甚至把天津市中心的一套房產抵押貸款 100 萬元,注入劇組,才讓拍攝得以繼續。
該劇播出后,收視率一路飆升,創下了天津地區 22.8% 的高收視率。
隨后,《楊光的快樂生活》接連推出多部續作。
楊議始終擔綱男一號,楊少華也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扮演著 “楊豐年” 這個角色,父子檔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經典組合。
但依靠父親走的順風順水,時間長了就看不清自己的能力。
輪到楊議單干時,他就栽了!
03
2018年,一位天津大哥指著天津一塊荒地說要建“北方橫店”。
被財富夢想沖昏頭腦的楊議,當即豪擲5000萬買地搞房地產,夢想靠拆遷狠賺一筆。
但沒想到,推土機鏟到一半被緊急叫停——那塊地根本沒有批準文號。
2021年,這棟豪華建筑被網友舉報涉嫌違建,驚動了全網。
很快,執法部門就介入了。
楊議還嘴硬,說自己的房子手續齊全,甚至對執法隊放狠話:
“拆我房子?沒門!”
但事實證明,個人再有能耐,也無法跟法律抗衡。
幾個月后,楊議的豪宅就變成了建筑垃圾,7000萬的投資就這么灰飛煙滅了。
如今生銹的鋼架還躺在荒草叢中,像在嘲笑他的天真。
“北方橫店” 項目的失敗,并沒有讓楊議徹底放棄投資的想法。
出于對藝術的熱愛和文人情懷,他決定將自己的收藏展示給更多人。
于是,楊議美術館的計劃應運而生。
為了打造這座美術館,楊議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資金。
他親自挑選場地,位于天津市南開區張自忠路文化小城 7 號的場館,占地將近一萬平方米。
館內展示了他多年來收藏的眾多珍貴藏品,包括明清家具、賞石、匾額、油畫、瓷器、玉器等數千件,其中不乏價值連城的名家字畫。
2019 年 5 月 5 日,楊議美術館正式開館,開業當天,可謂是星光熠熠。
馮鞏、王剛等眾多演藝圈大咖紛紛前來捧場,現場熱鬧非凡,楊議的心中也充滿了自豪和期待。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美術館建成后,運營成本高得驚人,每年需要投入一百多萬的運營費用,包括場地維護、藏品保養、人員工資等各項開支。
然而,美術館的收入卻寥寥無幾,參觀人數有限,門票收入根本無法覆蓋成本,更難以實現盈利。
盡管楊議想盡辦法,舉辦各種展覽、活動,試圖吸引更多觀眾,提高收入,但都收效甚微。
最終,這個承載著他藝術夢想的美術館,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 “吞金獸”。
累計虧損了 700 多萬,讓楊議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
但他的投資噩夢遠未結束:
老本行也栽跟頭:重拍《楊光》續集投資3000多萬,結果“直接被壓箱底”。
真假難辨的收藏:炫耀的“乾隆玉鐲”被鑒定為500元地攤貨。
“我干啥賠啥,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
如今的楊議在直播間坦然自嘲。
對于投電視劇賠進去3000多萬這事兒,楊議并沒有說明細節。
但網傳就是因為他拍攝的《楊光的快樂生活》系列劇,拍攝完成后最終沒能過審,導致“胎死腹中”。
按理來說,楊議拍《楊光》這么多年,對劇情的風險把控應該不會這么差。
但他名下確實有一部《楊光的快樂生活》之《楊光那些事》開機后就沒了消息。
他白天老老實實在相聲社賺錢,晚上還開直播帶貨賣布鞋。
那個夢想在商界呼風喚雨的“楊總”消失了,只剩下一個為早餐錢發愁的過氣藝人。
但吃自己父親的“人血饅頭”,還是引起了全網的憤怒。
04
楊少華7月9日離世,7月13日下葬。
就在安葬當夜,楊議的直播間已涌入十萬觀眾。
他面前的桌上堆著厚厚稿子,準備充分。
這場本該寄托哀思的直播,卻因未關閉打賞功能引發眾怒。
楊議一邊收禮物,一邊感慨懺悔的樣子,被罵“吃相難看”。
更令人心寒的操作接踵而至:
頭七帶貨:推出388元“海河戰神”扇子,紀念與德云社的“七月風波”。
葬禮當天更新賬號:推廣降壓藥廣告。
自曝“四億遺產”:聲稱父親留下四億遺產四子平分,被網友痛斥“四個億還讓老爺子剪彩?”
面對“消費逝者”的指責,楊議在直播間辯解:“
老爺子是自己愿意剪彩的!”
他解釋7月9日那天,94歲的楊少華只在室外待了一分鐘,中午吃飯睡覺都正常。
“誰能想到下午突然就不行了?”
提到父親離世,楊議說出令人震驚的話:
“老爺子走了,對他對全家都是解脫。”
看著彈幕里的不解,他補充道:
“老人過了90歲,每天都在數日子。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他開心地活著。”
而這種“讓老人開心”的理念,曾是楊家兄弟的共同選擇。
楊少華晚年與三子楊倫運營抖音賬號“楊爺爺的快樂生活”,頻繁更新帶貨視頻。
楊議辯白:“狀態好時老爺子一天拍十幾條,自己樂在其中。”
但網友只看到老人疲憊的神情和炎夏中剪彩的身影。
接連的失敗和網暴讓楊議在直播疲憊不堪,再無當年的囂張氣焰:
“現在直播就為賺個早點錢。”
那個把上億家產敗光的商人消失了,只剩下“楊光”的影子還在苦苦支撐。
結語
雖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看到63歲的他還在為錢賣力打拼,怎么不叫人唏噓呢?
曾經,有人給他出點子,讓他出書賣錢,或者跑全國巡演撈金。
但63歲的楊議心里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昔日風光無限的“楊總”,現在靠販賣“海河戰神”扇子維生。
他在直播間苦笑:
“要是家里真有四個億,誰干這個?”
直播鏡頭記錄下的,不僅是一個藝術世家的沒落,更是一個在孝道與生存間掙扎的困局——當體面成為奢侈品,活著就成了唯一的目標。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楊光那些事》開機儀式 小花旦思媛加盟 2017-08-2211:42:21 來源: 網易娛樂
楊議直播間
楊議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