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2025年全國“民體杯”獨竹漂比賽
在貴州鎮遠圓滿收官,
我縣獨竹漂運動員 楊開燕、馬建軍
代表湖北省出戰,
憑借精湛技藝勇奪女子100米直道競速一等獎、
200米直道競速二等獎,
男子100米和200米直道競速雙項二等獎。
這一突破性成績不僅標志著我縣
“民族體育+文旅融合”戰略
取得階段性成效,
更是刷新了湖北省獨竹漂運動項目
在全國競技領域的歷史高度。
競技賽場:從三等獎到一等獎的跨越
“水上輕騎兵”楊開燕的成長蛻變,是我縣人才戰略的生動體現。作為我縣“貢水人才”儲備計劃引進的核心教練兼運動員,她在2024年民體杯斬獲女子100米直道競速三等獎后,依托“訓練-參賽-執教”閉環培養體系,在貢水河訓練基地實現技術迭代升級。此次比賽中,她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和穩健的平衡技巧獲得裁判認可,最終摘得桂冠,充分展現了我縣體教融合的豐碩成果。另一位運動員馬建軍同樣表現突出,繼2024年全國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摘銀后,此次再獲雙項二等獎,印證了我縣獨竹漂項目梯隊建設的扎實成效。
人才培育的背后,是我縣系統性的戰略布局。通過“貢水人才”儲備計劃政策,不僅為專業運動員提供優厚保障,更依托貢水河訓練基地,構建起從青少年選拔到職業運動員培養的完整鏈條。自2022年基地建成以來,已培養專業運動員20余名,成為湖北省獨竹漂項目發展的核心引擎。
賽事經濟: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影響力
我縣民族體育發展始終與文旅融合同頻共振、協同推進。2024年承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同心暢享”系列活動全國龍舟邀請賽暨第十六屆貢水河水上運動會,吸引2700余名運動員參賽,帶動彭家寨、矅天眼等景區游客量同比增長30%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達90億元,形成“以賽聚客、以客促產”的良性循環。如今,獨竹漂這一源自貴州的“水上輕功”,已通過貢水河訓練基地轉化為我縣本土文化IP,成為“仙山貢水·浪漫宣恩”城市名片的重要標識。
近年來,我縣累計接待游客1525萬人次,帶動餐飲、住宿等行業就業超1.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文體廣場,押加、高腳競速等民族體育運動,幫助搬遷群眾快速融入新生活,實現“體育扶貧”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
民生普惠:從賽事舞臺到百姓生活
民族體育的終極價值,在于全民共享。我縣近20所中小學組建民族體育隊伍,年均開展板鞋競速、高腳競速等活動超200場,讓民族體育從競技賽場走向校園課堂。在長潭河侗族鄉洗馬坪村,村民楊銀華自發組織押加、旱船競速等活動,成為鄉村民族體育傳承的“火種”。
值得關注的是,我縣正以承辦2026年省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為契機,加速完善城鄉體育設施網絡——全縣162個村(社區)實現多功能文體廣場全覆蓋,構建“15分鐘健身圈”,并依托全民健身公園、民族體育館和貢水河等場所,常態化舉辦氣排球、龍舟和水上拔河等群眾性賽事,營造“全民參與、全民運動、全民健康”的濃厚氛圍。
“一根竹竿劃出的不僅是競技風采,更是全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縣民族宗教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和軍的話道出了民族體育的深層價值。從2024年全國賽事三等獎到2025年民體杯一等獎,從赤水河畔到貢水之濱,我縣正以民族體育為筆,在武陵山區勾勒出一幅“體育強縣、文化興縣、旅游富縣”的壯美畫卷。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規則,沒有經常留言或點“在看”的,會逐漸收不到推送!如果您想每天看到我們的推送,可以將“宣恩發布”微信公眾號加為星標,或每次看完后點擊頁面下端的“在看”或“點贊”。宣恩發布感謝您的支持!
宣恩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通訊員 | 黃靜
編輯 | 荀靜
校對 | 梁倩
簽發 | 歐陽章平 賀敏
投稿微信 | xuanenfabu
投稿郵箱 | xuanen@vip.163.com
廣告合作 | 15172819685
宣恩縣融媒體矩陣
云上宣恩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