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便民服務站點
宜居又宜業
村企合作新模式
探秘城中村
馬巷后濱社區
解鎖城中村的N種可能
翔安區馬巷街道后濱社區下轄后濱、上莊、張林和路邊許4個自然村,社區常住人口12740人,其中,流動人口8332人,社區周邊布局冠捷科技、弘信電子等企業,共有產業工人超1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
近年來,后濱社區建立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等為一體的工作體系,堅持拆違先行、建治并舉,不斷激發城中村建設內生動力,提升治理效能。
一
Part
打造便民服務站點
提升服務質效
與其他城中村不同的是,后濱社區的流動人口中,有700多名來自西部地市的務工人員。結合城中村現代化治理,后濱社區打造“業翔后濱 一鷺同行”便民服務站點,為居民在就業咨詢等方面提供點對點服務。
翔安區馬巷街道后濱社區居民
葉云旺么表示:
同心服務站幫我解決了就業的問題,平時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情,同心服務站的工作人員也會盡力幫助我們。今年2月份我在后濱社區舉辦婚禮,社區的網格員還幫我裝飾了婚車,布置了新房,感覺很暖心。
據了解,這個便民服務站點
還融入了臺青臺企驛站、
零工驛站、工會驛站等服務
為臺青、產業工人提供交流交往平臺
來自臺灣的范劉容冰
今年年初來到了后濱社區
社區臺青臺企驛站為她提供了創業空間
讓她可以安心在這里扎根
二
Part
拆違清雜 宜居宜業
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在優化服務的同時,后濱社區也積極營造整潔宜居的生活環境,讓居民住得舒心。經過治理,后濱社區拆除各類違章搭蓋6.1萬平方米,并盤活閑置邊角地建設停車場、美食街等設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翔安區馬巷街道后濱社區黨委書記
李深山表示:
社區里建設了兩個停車場,可以容納250多輛車,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社區美食街的開業,不僅帶來了煙火氣、客流,同時還增加了社區的集體經濟收入,一年差不多給社區帶來150多萬元的收入。
三
Part
“村企合作”新模式
激活基層治理效能
硬件環境改善后,如何鞏固治理成果成為后濱社區面臨的新課題。為此,后濱社區探索大物業管理“村企合作”新模式,吸納社區骨干等形成管理隊伍,負責社區環境衛生保潔、停車場和美食街管理等內容。
廈門市馬巷街道建設發展公司
上莊物業管理處負責人蔡志宏表示↓↓
最近已經部署了社區幾百路的監控,接下來我們會充分結合每個監控的不同功能,根據實際需要,開通一些類似AI識別功能,比如識別垃圾滿溢程度,或者亂停車等。
四
Part
文脈潤民心 傳承好家風
挖掘本土文化資源
環境變美了,管理跟上了,后濱社區也不忘挖掘本土文化資源。作為清代著名將領、統領閩浙水師的李長庚的故鄉,后濱社區一直流傳著“一門三提督”的佳話。今年以來,社區打造了李長庚文化長廊,讓社區居民深入體悟忠勇愛國、廉潔孝悌的家風家訓。
翔安區馬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郭有道表示:
接下來,社區還將積極推進多方參與,協商共治的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引導壯大集體經濟,抓好產業升級。同時整合政策資金,挖掘馬巷古鎮文化特色,構建貫穿具有城市文化特質,文旅體驗,業態布局的IP。
戳下方視頻了解更多↓↓
編輯:洪麗敏 來源:廈視新聞
校對:張琳、張麗琴
一審:任旭萍、朱毅力
二審:陳興、許燕妮
三審:劉子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