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吳夢真 通訊員李天佳)7月21日,北京朝陽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發布了《涉外、涉港澳臺審判白皮書(2020年度-2024年度)》。會上通報,2020年至2024年朝陽法院共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案件4235件,涉及70余種案由、60余個國家和地區。
通報會現場。圖源:朝陽法院
白皮書顯示,近年來,朝陽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臺糾紛總體數量穩中有升,同時調解撤訴案件數量逐年增加,調解結案的占12%,撤訴及其他方式結案的占33%。從案由來看,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糾紛中,離婚糾紛等家事案件和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合同糾紛所占比重較高。涉外、涉港澳臺刑事案件中,涉及危險駕駛罪、故意傷害罪、盜竊罪、職務侵占罪等20余種罪名。
朝陽法院奧運村人民法庭庭長白星暉介紹,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臺案件呈現出涉外要素復合疊加的特點,涉案主體多元,包含國際知名人士、大型跨國企業、外資中小企業、國際組織等;案件類型新穎復雜,涉及數字版權、生命科學、信息通信等知產糾紛和跨境電商、金融投資、新業態用工等新興領域民商事糾紛;涉案標的種類多、價值高,既有境內資產又有域外資產,既有房屋車輛等又有股權期權、虛擬貨幣等。
“這些特點都充分彰顯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對我們的審判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朝陽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國才介紹,近年來,朝陽法院立足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定位,深刻把握新時代涉外審判工作規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涉外審判“朝陽經驗”。建立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育精品案例和統一裁判標準的機制,持續提升涉外審判質效;推進僑益保護,掛牌北京市首家“法僑工作站”;深化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深圳市藍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調解中心及高校等單位的合作共建,加強與北京仲裁委員會等單位的訴仲調對接,多元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持續推動“北京法院涉外審判特色人才高地”建設,構建梯次化涉外審判人才培養體系,實現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能力互促共進。
據悉,朝陽法院《涉外、涉港澳臺審判白皮書(2022年度-2024年度)》共發布六個涉外、涉港澳臺典型案例,通報會上,該院奧運村人民法庭副庭長張琦、法官毛文蝶分別進行了通報。其中,既包括高效調解依法保護僑胞權益的離婚案件、保障臺胞在大陸不動產產權的房屋預售合同糾紛案、維護外國人在中國就業合法權益的勞動爭議案件、妥善化解涉“一帶一路”礦業項目的買賣合同糾紛等民商事案件,又包括依法認定在電子郵箱核心識別部分使用他人具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構成不正當競爭的知識產權案件,也包括嚴厲打擊毒品犯罪的刑事案件。
“下一步,朝陽法院將繼續強化政治引領、創新舉措機制、培育審判人才、拓展交流合作、加強調研宣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在中國式現代化朝陽實踐中更好展現司法作為擔當。”王國才說。
編輯 彭沖 校對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