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賴志凱 本報通訊員 張慧嬌
“成立聯盟,整合近百家企事業單位提供N項助殘為老服務;一張無障礙設施地圖,爬樓機、無障礙衛生間、移動坡道等點位一目了然;設在家門口的‘朝夕港灣’,讓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醫療、養老、助殘服務等需求‘一站搞定’……”7月21日,談起“朝有愛超友愛”助殘為老服務品牌,北京朝外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數家珍。
面對地區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實際和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北京市朝陽區朝外街道系統打造“朝有愛超友愛”服務品牌,引導社會資源參與助殘為老工作,實現地區助殘為老全域有愛的社會氛圍。
一個聯盟,多種服務
2024年以來,朝外街道全面整合轄區各類資源,組建起“朝有愛超友愛”助殘為老服務聯盟,動員社會單位加入,形成環環相扣、相互補充的服務鏈,升級出助殘為老服務“新花樣”。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達168家。
從輔具體驗到眼科義診,從防詐騙知識講解到法律咨詢服務,從超市折扣福利到家政“到家”服務……在7月初朝外街道舉辦的“朝有愛超友愛”助殘為老主題日活動上,北京市諾恒律師事務所、盒馬鮮生、愛儂養老等8家“朝有愛超友愛”助殘為老服務聯盟成員單位集體亮相,將服務“打包”搬上活動,讓轄區老年人和殘疾人就近享便利。
“聯盟成員包括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單位、七小門店等,我們基本每個月都會聯動成員單位組織市集、講座等豐富的活動,為殘疾人、老年人提供多元服務。”朝外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街道目前已鏈接轄區內外為老、助殘、助醫服務商,為轄區老年人、殘疾人開展了讀書會、戲劇社、康復課程等文化活動及特色服務。
除了動態活動,朝外街道還聯合聯盟成員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于每月走進朝外街道溫馨家園,開展常態化無障礙法律普法宣傳,并通過AI律所智能空間站為居民提供遠程視頻法律援助服務。同時,鏈接外部資源——阿里巴巴文娛公益項目,借助“優酷無障礙劇場”豐富殘疾人文化生活。
一張地圖,出行無憂
盲道、爬樓機、無障礙停車位……這些關乎特殊群體的出行設施,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溫度與文明程度。
綠色標識是固定坡道,紅色標識是移動坡道,藍色標識是爬樓機,橘色標識是無障礙衛生間,紫色標識是無障礙停車場,粉色標識是輪椅免費租借點……“朝有愛超友愛”公共區域無障礙設施地圖集合了朝外地區各社區、公園、商場等區域的無障礙設施情況。地圖以鮮艷的色彩和數字作為標識,方便殘障人士在出行前做好“出行攻略”。
“今年以來,已經完成134個無障礙問題點位的整體提升。”朝外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街道集中力量對轄區盲道、坡道、樓梯扶手、無障礙衛生間、無障礙停車位等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優化升級,同時,通過免費提供租借輪椅、移動坡道、爬樓機等服務,為轄區殘疾人、老年人營造更加溫馨、便捷的生活環境。從2022年至今,已經為轄區25棟老舊居民樓全面加裝樓梯扶手,整改76個點位的206個無障礙元素,實現了轄區主要道路、無物業老舊樓宇、日常生活關聯度高的三大類場景無障礙資源全覆蓋。
一座港灣,快樂享老
老人不想做飯如何解決一日三餐?獨居老人的照料怎么辦?殘疾人想談談心、交朋友去哪里?這些需求,在朝夕港灣全能解決。
朝外街道將“朝有愛超友愛”品牌建設融入殘疾人工作中,依托各類陣地載體開展助殘為老服務。2023年3月,朝陽區首個融“醫養殘”為一體的為老助殘服務綜合體——朝夕港灣正式成立,可為轄區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一站式”醫療、養老、助殘服務。
走進位于朝外神路街天福園社區的朝夕港灣,記者看到,這里設置了心理慰藉室、康復室、日間照料室、美食廚房、餐廳等8個功能廳,配有日間照料床、按摩床、康復訓練設備以及助浴室、無障礙衛生間等。
“每周的活動我都來參加,跟老姐妹聊聊天做做手工,生活特別充實。”居住在天福園社區2號樓的胡阿姨是朝夕港灣的“常客”,從讀書分享會到手工活動再到健康講座,胡阿姨基本一場不落。
“朝夕港灣提供巡視探訪、個人清潔、呼叫服務等養老服務。尤其是日間照料服務,可以充分解決上班族白天無法照顧老人的后顧之憂。”朝外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將號召更多轄區企業、社會單位和各類志愿者參與助殘為老服務,共同打造朝外地區全域全人群全年齡段友愛環境,讓助殘為老服務更加有愛。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