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訂單泡沫堆砌的虛假繁榮必將崩塌。
智駕營銷的急剎車令車企在“智駕元年”少了個吆喝的重頭戲,反而讓原本在宣傳里沒太多存在感的預售訂單成了香餑餑。
尤其是當一款新車發布后的第二天,就撞見同行X老師曬出的新截圖——某款新車預售啟動半小時,訂單數已蹦到五位數。往下滑了滑,另一位相熟的媒體老師正發"第17個破萬喜報",配圖里的數字紅得刺眼。
這群平時較真數據來源的媒體人,此刻像在參加一場曬單競賽,而那些動輒"24小時盲訂破X萬"的紅色喜報,在朋友圈里此起彼伏。令筆者不禁生疑,難道消費降級只降到了自己頭上?
事實上,那些看似熱鬧的“訂單喜報”,實則是車企忽悠消費者的新套路——反正數據真假難辨,先靠這虛火撩撥起購車沖動再說,成了當下車市一道荒誕的風景線。
按照汽車市場的產品投放規律,一款新車的亮相往往遵循"首發-預售-正式上市"的三階節奏。每多一個環節,都是一次集中曝光的機會,能讓新車在消費者視野里多刷幾輪存在感。
和正式上市相比,預售階段的關鍵差異在于價格——車企此時公布的只是預售指導價,并非最終成交價。這就像給價格留了個"彈性空間",既可能往下調整,也不排除正式開售后,實際售價反而高于預售時的報價。
就算新車實際售價真能低于預售報價,這中間的下調幅度也藏著不少變數。是會調價、調多少、怎么調?這些關鍵信息在預售階段都像被罩上了迷霧,消費者根本無從預判。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當實際售價與預售價格出現明顯偏差時,必然會打亂消費者的購車計劃,左右他們最終的購買決策。更關鍵的是在產品最終售價懸而未決的“價格空白期”,消費者大多會持幣觀望——畢竟誰也不想當“冤大頭”,這時究竟有多少人愿意真金白銀下單,實在是個未知數。
可偏偏就在這關鍵信息懸而未決的當口,不少車企卻急匆匆甩出"數千輛""上萬輛",甚至“上十萬輛”的預售成績單,這難免讓人打上問號。
一款連最終售價都沒敲定的車,等同于在搞"裸售",卻能收獲如此熱烈的市場反饋。這種現象,怎么看都透著股不合常理的怪異。
事實上,相比起新車正式上市后那些真實銷量數據,預售階段這些充滿變數的數字恰恰給了車企"刷單"操作的可乘之機。畢竟,在價格未定、交付未啟的模糊地帶,數據的水分更容易被悄悄注入,也更難被精準核查。
這里面,車企“刷單”的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些車企玩“數字游戲”,把意向客戶數量、預約試駕人數等一股腦算進訂單量里。比如某新勢力車企,在預售時宣稱訂單量迅速突破5,000輛,實際上其中大部分只是消費者在官網留下了聯系方式,連試駕都還沒進行,更別說真金白銀下單了。
還有車企以合作為由變相讓合作伙伴下單,以充當訂單數量。上周和相熟的媒體同行小陸相遇,他說"你知道嗎?有家車企最近找我們談年度合作,開口就說預算能給到三十萬,但有個附加條件——得先買一輛他們剛上市的新車。說白了就是用合作費當誘餌,逼著我們當'托',好把這單算進預售數據里。這種明著暗著讓合作伙伴充數的操作,現在圈內都快成公開的秘密了。"
而在經銷商層面,造假手段同樣層出不窮。部分經銷商為了完成廠家下達的銷售任務,獲取更多返利,不惜自掏腰包“刷單”。此前某品牌經銷商為了提升一款新車的預售訂單量,發動全體員工及家屬購買,每單給予一定補貼,等預售期一過再辦理退單。更有甚者,通過一些灰色渠道購買虛假訂單信息,讓訂單量瞬間“膨脹”。
那么,車企為什么熱衷于營造這種“爆款”假象呢,這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如今的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既有新勢力品牌相繼涌現,又有傳統車企的加速轉型,競爭異常激烈。
在這樣的混戰中,一款新車想殺出重圍、站穩腳跟,難度堪比登天。為了在紅海競爭中搶得先機,既能勾住消費者的目光,又能撩動資本的神經,不少車企便在訂單數據上動起歪心思,企圖靠虛火搶占潛在客戶的心智高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表面數據做得再漂亮,于車企自身而言無非是“飲鴆止渴”。雖然短期內可能通過虛假訂單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吸引了資本的關注,但一旦造假行為被曝光,車企的信譽將遭受重創。就像法拉第未來,被曝FF91預訂數據造假后,不僅股價暴跌,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也降至冰點,造車十年,交付量僅十余輛。
與此同時,還破壞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消費者在購車時很容易被這些虛假數據干擾,從而使真正的優秀產品被埋沒,長此以往整個汽車行業的創新動力和發展活力都會受到抑制。
顯然,這種飲鴆止渴的操作不僅坑害消費者,更在侵蝕行業發展的根基。要知道,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終究要回歸產品本質與用戶價值。潮水退去,訂單泡沫堆砌的虛假繁榮必將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