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我國廣東省佛山市
發生基孔肯雅熱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出警報
提醒各國做好
基孔肯雅熱疫情應對準備
當前疫情形勢相對嚴峻
臨沂疾控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了解基孔肯雅熱的相關知識
并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已刻不容緩
7月23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介紹,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并引發本地傳播。個人如果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的情況,尤其是有蚊蟲叮咬史或者疫區旅居史者,要立即就醫治療。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密度。
01
基孔肯雅熱是什么?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蚊子”)叮咬傳播。感染后,患者通常會突然發高燒,體溫常超過38.5℃,并伴有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疼痛、皮疹等。目前,尚無針對該疾病的特效治療方法與廣泛普及的疫苗,臨床主要通過使用退燒和鎮痛藥物來緩解相關癥狀。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疾病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染,唯一的傳播途徑就是蚊蟲叮咬,因此避免蚊蟲叮咬,切斷蚊蟲傳播鏈是預防的核心。
02
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
要抓住三項關鍵措施:
1.旅途前后,做好健康管理
外出旅行或公務出差前,尤其是前往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國內南方部分地區時,提前查詢目的地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疫情,把驅蚊液、蚊帳等用品準備齊全,期間做好防護。返回后做好2周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旅居史,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
2.有效防蚊,減少蚊蟲叮咬
不像多數蚊子愛在夜晚出沒,伊蚊反而偏愛白天“進食”,尤其在清晨日出后2小時和傍晚日落前2小時,是叮咬的高峰時段。建議群眾在該時段盡量避免到草叢、樹蔭等蚊蟲密集區域,外出時務必穿好長袖衣褲,選擇淺色衣物(伊蚊對深色衣物敏感),裸露皮膚可均勻涂抹正規廠家生產的驅蚊液。家中可安裝好紗窗、紗門、蚊帳等,使用電蚊香、滅蚊燈等工具時注意安全。
3.清理環境,避免蚊蟲繁殖
伊蚊幼蟲離不開積水,不管是家中的花盆托盤、水桶、水缸,還是戶外的廢舊輪胎、樹洞、排水溝,只要有少量積水且靜置幾天,就可能成為它們的“育兒房”,所以要定期清理居住環境中易積水容器,水培植物如富貴竹應每3~5天徹底換水,同時沖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不易清理的水源也可投放滅幼蟲藥品,從源頭消除蚊蟲孳生地。
防蚊滅蚊不僅能夠防范基孔肯雅熱病,也可有效避免乙腦、登革熱、瘧疾、寨卡病毒病等其他蚊媒傳染病困擾,讓我們大家共同行動,科學滅蚊防蚊,守護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轉發!提醒!
視頻號上新啦
來源:臨沂疾控
編輯:小M 二審:徐帆 三審:丁文成
小瑯這個月全靠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