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科普中國
最近,我們已步入大暑節氣,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日子已經到來。看著炎炎烈日,你有沒有感到頭痛、頭暈,甚至覺得,自己工作、學習的效率都變差了?
——放心,不止你一個人會出現這種現象。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高溫和腦健康的關系。
高溫會傷害大腦嗎?
會!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高溫可以對大腦造成不利影響。按照影響的程度,可以將其分為兩種。
1、功能性影響。大腦相當于人體的司令部,負責管理認知、情緒、運動等活動;而高溫可以干擾大腦的運轉。
比如,國內學者曾經對5萬余名參與者進行過長達8年的隨訪調查,結果顯示,僅在極端高溫下待1個小時,便足以引起認知能力的顯著下降。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反應速度下降、出錯率上升。
此外,氣溫和情緒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天氣太冷,人們可能出現悲觀情緒;天氣太熱,則會出現憤怒、痛苦等情緒。
2、病理性影響。高溫既可以直接引起疾病,又可以影響那些原本存在的疾病。
前者,比如熱射病,也就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患者可出現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若救助不及時,則很容易引起死亡。
后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國內學者曾經對石家莊市6000余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氣溫高于35℃,中風(腦卒中)引起的死亡率會顯著增加。
高溫對大腦的影響舉例(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為什么高溫有這些危害?
大腦再怎么特殊,也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的各種活動,離不開適宜的環境,比如合適的溫度。
研究顯示,健康人的平均腦溫在38.5℃上下。大腦底部的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相當于人體的中央空調,負責調控腦溫。例如,遇到高溫環境,下丘腦會刺激汗腺分泌汗液,通過汗液的蒸發帶走多余的熱量。
高溫下的體溫調節(圖片來源:作者自制)
不過,這種調節是有代價的——汗液分泌太多,會導致人體水分不足;而脫水會影響認知能力。假如人持續處于高溫環境時,超出下丘腦的調節能力,腦溫便會失控,進而引起細胞損傷。動物實驗表明,腦溫上升1℃,便有可能干擾腦細胞中的酶類,影響腦細胞的新陳代謝。
在高溫天氣,我們可以做點什么?
1、為身體打好基礎
早晨、傍晚等較為涼爽的時候,適度進行運動;不管是忙、是閑,都應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加身體的調節能力。
2、避開危險時段
定期查看天氣預報,設置天氣預警,在家里、車內、工作場合,放置溫濕度計,減少高溫暴露。據中國科學院的學者預測,2025年的夏天極端高溫天氣總體偏多,長三角地區、華南地區,以及重慶、四川東部、新疆南部等地區,情況格外嚴重。處于這些地區的朋友,最好學習一下熱射病的征兆和急救方法。
熱射病的征兆(圖片來源:熱射病院前急救專家共識2024版)
3、盡量給下丘腦幫忙
下丘腦主要依靠汗液蒸發調節體溫,適時足量補充水分,才能提高它的工作效率。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氣溫適中、活動水平較低的時候,男性每天攝入1.7升水分,女性每天攝入1.5升。隨著溫度的升高、活動量的提升,應該適度增加攝入量。
另一方面,過多攝入太甜、太咸的食物,以及含酒精、咖啡因過高的飲料,有可能導致水分丟失過多。
此外,可以了解一下身體脫水的跡象,比如口渴、頭暈、頭痛、尿液顏色變深等。如果出現重度脫水跡象,需要立即就醫。
尿液顏色與脫水的關系(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4、要注意藥物的影響
某些降壓藥存在利尿效應,在高溫環境影響下,可能導致脫水;
有些精神疾病藥物,會影響我們的感覺,即使脫水也不覺得口渴。
這些都會增加腦溫失控、乃至罹患熱射病的風險。因此,在醫生開具藥物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聆聽講解,謹遵醫囑。
5、掌握緊急干預的技巧
如果出現了大腦功能受損的跡象,該怎么辦呢?按照熱射病急救的思路,對自己進行干預:立刻脫離高溫環境,將手頭的工作放一放;有條件可以洗冷水澡,條件不允許,可以試試冷飲。研究顯示,帶有冰塊的飲料(溫度在-1℃左右)可以有效降低腦溫。
作者:趙言昌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核:張懷奇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