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長興縣科協組織12組親子家庭跨越省界,走進江蘇省宜興市,與宜興市、溧陽市、廣德市、安吉縣和郎溪縣的家庭代表們一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長三角之心”暑期科普研學活動。孩子們在科技的海洋中遨游,在紫砂的泥土中塑形,親身感受長三角區域科普資源聯動共享的魅力,在科學與文化的交融中種下探索與創新的種子。
研學首站來到宜興市科技館,這座現代化展館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神奇科學實驗室”中帶來的科學魔法秀令孩子們驚嘆連連;“探尋植物奧秘·共筑美麗中國”主題科普展讓孩子們用感官貼近植物感受自然;磁電大舞臺上演的“怒發沖冠”“指尖閃電”等互動體驗,引得孩子們陣陣驚呼與鼓掌;4D影院的科普動畫讓孩子們在科技的海洋中感受視聽盛宴……VR航天模擬區,更是讓家長們也忍不住加入體驗,與孩子們一同“穿越”太空,感受宇宙的浩瀚。
當日下午,研學隊伍走進宜興文化地標——葛盛陶莊,開啟一場沉浸式的紫砂文化體驗。在工藝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了紫砂珍品陳列館。從古樸典雅的古代紫砂器,到構思精妙的現代創新作品,跨越數百年的藝術對話,無聲訴說著“泥與火”的傳奇。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化身“小小匠人”,取泥、拍打、圍身筒、修整刻畫……紫砂泥在稚嫩的手中逐漸成型,或成憨態可掬的小茶杯,或為獨具童趣的迷你花器。盡管手法略顯生澀,但專注的眼神和沾滿泥漬的小手,印證著對傳統技藝最真摯的敬畏與傳承。“看著泥巴在自己手里‘活’起來,太神奇了!”一位滿頭是汗卻笑容燦爛的孩子興奮地說。
一位隨行家長感慨道:“一天之內,孩子既領略了科技的前沿震撼,又觸摸了傳統文化的厚重溫度。這樣的科普研學,是書本之外最珍貴的成長禮物。”
長興縣科協科普部負責人表示,“長三角之心”科普研學活動,打破地域限制,帶領青少年進入校外廣闊的學習環境,往往會帶來新鮮的空間感和全新的人際關系,不僅為長興青少年打開了跨學科學習的窗口,更在孩子們心中深植了文化自信與科學精神。
本次研學之旅是本年度首場“長三角之心”科普研學活動,雖然短暫,卻在孩子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長三角印記”。當科技的星辰大海遇見紫砂的千年古韻,創新的火花與傳承的脈動在此共鳴,一幅由長三角六地青少年攜手共同描繪的未來科學人文圖景,正徐徐展開。
來源:長興縣科協
責編:葉 揚
美編:鄭娜莉
一審:何百岳
二審:方佳佳
三審:王陸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