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里的流動攤點,一頭連著社會民生,一頭連著城市治理。近年來,針對流動攤點占道經營等問題,花山區城管局始終堅持疏堵結合,持續改進工作作風,積極探索推行“條塊結合”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條”上打造“潮汐攤位” 讓管理更精細
多維度廣集民意,科學化規劃市場。花山區城管局深入調研并結合“12345”熱線數據分析,充分了解人車流量、居民習慣,廣泛征求周圍群眾和商販意見。秉持“疏堵結合、統一規范、便民利民”原則,在前期黃梅巷潮汐攤點試點的基礎上,于豐收路、躍進路、三普大廈北側等10余處點位探索推廣潮汐攤點。同時,在攤點群入口顯著位置統一設置“潮汐攤點公示牌”,滿足市民消費體驗、攤販便利經營、監管高效有序的三重需求。
探索完善“潮汐模式”,推動精細化城市管理。花山區城管局成立潮汐式攤點自治委員會,制定早市臨時攤點群暫行管理辦法,設立準入門檻,落實門前“五包”,讓經營戶從“管理對象”變為“治理主角”。每天安排3名城管隊員駐扎城管執法崗亭,早市高峰時段增加值班人員,實行“定時、定點、定業態”管理模式,對入駐攤點實施“雙統一”管理,即統一劃線定位、編號建檔,確保攤位布局合理、經營空間規范、管理過程透明可追溯。潮汐攤點群設置后,街道占道經營投訴量下降29.2%,治理成效初步顯現。
以民為本初心不改,柔性化執法更有溫度。花山區城管局在推進市容環境整治工作中,充分考慮和尊重商戶、攤主的實際情況,持續推行“721”工作法,即七分服務、兩分管理、一分執法,以柔性執法彰顯服務管理溫度。對于初次違規或未造成嚴重影響的攤主,以“宣、教、勸、疏”為主,通過設置臨時疏導點、攤位動態調整等手段,緩解經營過程中攤位不足等問題,合理解決攤主經營需求。
實行常態監管+服務,進一步提高監管效率。花山區城管局建立“部門+屬地+商販”三級聯勤共管機制,常態化錯時巡查和固化值守,確保街面整潔、經營有序;充分利用數字化城管平臺實現對占道經營行為的全方位、實時監控,提高監管效率。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按照“以點帶面、分批實施、全面推廣”原則,積極探索總結管理經驗,不斷優化“潮汐攤位”運行管理模式,持續提升服務保障和監管質效。
“塊”上建設“精品夜市” 讓煙火氣更有序
注重市民滿意,打造“民生夜市”。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依托大數據,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線下依靠“鐵腳板”,通過多輪上門走訪、問卷調查,充分征求并吸納商戶、市民和周邊學校的意見,使夜市規劃更接地氣。規劃建設體育路夜市283個固定攤位,按照商戶自身需求,將攤位分為大、中、小三類,通過租金減免、讓利等方式,引導周邊流動攤點入駐,實現商戶愿意進、市場有人氣、經營不擾民。
注重科學布局,打造“品質夜市”。結合實施全域城市有機更新行動,花山區城管局綜合利用閑置地塊建設成規模的集中攤點,對夜市場地進行標準化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增設公共就餐區、臨時停車區,配置微型消防站。強化夜市深度保潔,設置垃圾集中收集點,實行分類處理,每個攤點旁配備垃圾桶,每天安排保潔人員不間斷清掃場地,做到“人在地凈、人走地清”。
注重多方參與,打造“和諧夜市”。設置聯合執法崗亭,花山區城管局聯合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霍里街道等部門力量,每天安排人員駐點值守,重點針對道路非機動車停放秩序、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管理。制定夜市管理辦法,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同時,明確商戶門前三包、食品安全、消防等方面責任,定期開展文明經營、誠信經營、安全經營等宣傳教育,建立日常考核制度,促進商戶落實責任。(通訊員 張倩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