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的好朋友:閨蜜財經
圖片由AI生成
撰文|桿姐&編輯|愛麗絲
特斯拉似乎正遭遇成立以來的又一至暗時刻。
2025年7月24日,特斯拉(Tesla)發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其當季營收為 224.96億美元,同比下降12%;凈利潤11.72億美元,同比下滑16%。
據路透社統計,營收來看,這是特斯拉10年以來季度遭遇的最大跌幅。
圖表來源|百度(特此感謝)
財報發布后資本市場迅速反饋,截至美東時間7月24日收盤,特斯拉股價大跌超8%。
1
歐洲大潰敗
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營收下滑受到車輛交付情況的影響。
2025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38.4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超13%。需要注意的是,這已是特斯拉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交付量同比下滑。
最刺眼的缺口先出現在歐洲。
2025年第二季度,當歐洲電動車市場整體增長超20%時,特斯拉銷量卻同比下跌超三分之一。
分國別看跌幅更為劇烈:德國當季僅注冊約3,800輛,同比下滑59%;法國當季僅注冊約 2,600輛,同比下滑59%;英國當季僅注冊約2,400輛,同比下滑36%。
在杠桿游戲看來,特斯拉歐洲市場潰敗背后,交織著價格戰、技術迭代與政策圍剿。
一方面中國車企憑借本土供應鏈優勢發動“降維打擊”,直擊特斯拉成本軟肋。
另一邊,歐洲本土勢力開始覺醒,這些傳統巨頭正用本土化供應鏈奪回主場優勢。
再就是政策層面的隱形高墻。比如法國將“碳足跡核算”納入新能源車補貼標準,此前中國產Model 3因海運排放被削減補貼。據公開披露,本季度特斯拉僅獲得4.39億美元碳積分收入,較去年同期的8.9億美元下降約51%。
德國則對使用歐洲本土電池的車型提供額外稅收減免等等,這些都將持續影響特斯拉在當地的競爭力。
2
傳統業務承壓
其他地區,特斯拉的日子也不見得很好過。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份額在萎縮。上半年累計銷量36.34萬輛,同比降5.4%;市占率從2020年15%峰值跌至7.6%,被比亞迪、小米等品牌擠壓。
盡管如此,在全球銷量遭遇重挫的背景下,中國市場逆勢成為特斯拉目前的增長支柱。因為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二季度交付19.1萬輛,環比增長10.98%。
在美國本土,特斯拉則籠罩在2026年補貼懸崖的陰影里。二季度在加州僅交付41,138輛,同比跌21%,連續7個季度下滑,市場份額從約60%降至50%出頭。
IRA的7500美元抵免一旦取消,特斯拉Model Y后驅版終端價恐將上漲,進一步影響銷量。
更棘手的是經銷商聯盟正在國會推動“直營模式廢止案”,若落地,特斯拉在美渠道成本將再增加。
此外,整體業務來看,杠桿游戲發現,除汽車業務外,二季度特斯拉能源生產和存儲業務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汽車業務收入為166.61億美元,同比下降16%;能源生產和存儲收入27.89億美元,同比下降7%。
二季度業務也有亮點,那就是“服務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17%至30.5億美元。特斯拉將此部分歸功于旗下超級充電網絡帶來的收入增長。該司提到,超級充電樁凈增超過2900個,同比增長18%。
3
豪賭AI?
可以看到,特斯拉目前的傳統業務承壓明顯。新的增長點在哪?那就是AI。
特斯拉正加速向“AI 科技公司”轉型,試圖以Robotaxi與自動駕駛技術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同時通過低價車型與儲能業務尋找新增長極。
特斯拉在財報中透露,已于6月啟動一款“更實惠車型”的生產工作,并預計該車型將于2025年下半年實現量產。
AI方面,特斯拉表示:“2025 年第二季度,我們實現了從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領軍者,向人工智能、機器人及相關服務領域領導者的轉型。”
這份自信或源于兩大方面:奧斯汀啟動的Robotaxi已完成超7000英里商業運營,目標年底覆蓋美國半數人口;Optimus機器人完成第三代設計,計劃2026年量產。
有分析師認為,特斯拉的股價表現與自動駕駛出租車的交付能力緊密相關。但目前,特斯拉Robotaxi的發展仍然面臨法律監管等方面的挑戰,杠桿游戲深以為然。
從全球范圍來看,特斯拉的轉型之路充滿荊棘。向“AI 科技公司”的轉型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且短期內難以看到顯著的回報。
低價車型的量產雖然有望提升銷量,但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產品質量,是特斯拉必須解決的問題。
儲能業務雖然有發展潛力,但目前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特斯拉需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特斯拉還需應對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
投資者對于特斯拉的看法日趨兩極化,將其視為汽車公司的投資者對業績下滑感到擔憂,而將其視為 AI 和機器人公司的投資者雖維持樂觀態度,但也對轉型進度抱有較高期望。
總的來說,特斯拉目前正站在十字路口,像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豪賭——要么用Optimus和Robotaxi開啟新紀元,要么在電動車的紅海中沉淪。答案究竟為何,還需時間揭曉。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圖表,均源自企業官網或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
為杠桿游戲提供版權及法律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