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效果圖
7月25日至27日,夏繁高地(馬爾康)建設暨首屆中國阿壩·夏繁科學家大會將在馬爾康腳木足鄉孔龍村舉辦,一座服務國家“夏繁硅谷”戰略的中國夏繁論壇永久會址在2600米的川西高原拔地而起。
工序立體穿插:時間與空間的管理藝術
面對晝夜溫差大、工期短的挑戰,現場以“工序立體穿插”為基礎,推進快速建造:主體結構與二次構造同步推進,室內裝修與機電安裝同步啟動。通過多項工序的精準穿插,實現多作業面“無縫接力”,有效節約工期。
動態數字管控:高原施工的智慧大腦
項目依托“超前策劃-動態調整-重點攻堅”三步法破局環境制約:BIM場景預演:模擬高原雨季對關鍵工序的影響,優化施工路徑;智慧工地平臺運用:實時監控與氣象通報等信息,針對材料運輸受阻、突發降雨、冰雹等狀況24小時內調整資源調度;三色預警機制應用:對各分部分項工程的進度偏差分級掛牌(紅色>7天/黃色3-7天),實現風險秒級響應。
材料工藝革新:輕量化破局資源瓶頸
該項目創新采用ALC輕質隔墻板替代傳統磚墻,對結構進行二次優化,施工效率提升30%。
“ALC輕質隔墻板單塊板材比同體積的磚墻自重要輕60%,更貼合項目所在高原地區的物資運輸現狀;而且采用模塊化拼裝相較于磚墻會減少現場濕作業,規避溫差開裂風險?!敝薪ㄎ寰竹R爾康天府夏繁項目經理王奇介紹道。
消費鏈條延伸:小工地帶動大市場
項目施工過程中,租賃村民閑置房用于辦公及住宿,聘用數十名當地村民參與項目建設工作,優先租賃村民的合規機械設備,同時,項目引入超400余名外地技術工人,帶動當地消費。項目建設完成后,隨著科研人員的長期駐點,惠農鏈條將持續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項目周邊高標準農田
據悉,項目后續將繼續推進嘉絨農耕文化博覽館建設,配合周邊的天府夏繁現代種業園、松崗番茄草莓產業技術示范基地等平臺,助力打造“夏繁阿壩、南繁三亞”的農作物育種品牌,促進鄉村振興與“天府糧倉”升級,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注入新動能。(圖片由中建五局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