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春卷,歡迎來到這一期的春卷又開車。
其實,我對于理想i8 一直有幾個小疑惑。事實上,只要把這些疑惑解決了,那么對于這輛車也就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
觀看視頻
首先是,理想i8看起來像是MPV,它到底有沒有SUV的性能,又能不能在底盤性能上達到我期望的媲美MEGA的水平呢?
很顯然,理想i8的雙電機四驅系統擁有異常充沛的動力儲備,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4點幾秒的零百加速都已經完全足夠了。而它的雙腔空氣懸架+CDC連續可變阻尼減震,又是它成為“越野小MEGA”的底氣。
事實上,理想安排了一輛特斯拉Model X和一輛寶馬i7給理想i8做對比,跑了一段不算太爛但確實有些顛簸的路。
特斯拉新款Model X這個真沒法說,媽的這個方向盤和屏幕掛檔真是要命!然后路感實在太過清晰,路面上任何一點坑坑洼洼都會毫無遺漏地傳到我屁股上。我很難想象如果要開著這樣一輛車去進行數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自駕,我會痛苦到什么程度!
寶馬i7駕乘感受顯然要比特斯拉好太多!平穩,舒適,悄然無聲地貼地飛行,高級感拉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次剎停車輛都會不由自主的前后晃悠一下——即使我已經盡可能地輕手輕腳也是如此,很讓人疑惑;
與此同時,理想i8有寶馬i7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剎停時的晃悠。我說它開起來能有媲美MEGA的素質,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身驗證下我說得對不對!總之,我對于它的動力、底盤、懸掛的表現是非常滿意的,它就是可以媲美MEGA。我也詢問了理想的小伙伴為什么它沒有用MEGA的雙腔雙閥,回答是還是希望i8能夠更好的舒適性,而單閥實現車輛底盤柔順性上更有優勢一些;
其次,是理想i8的空間尺寸和舒適性比我家L9究竟如何?之前靜態體驗時我已經測試了一些相關內容,今天則可以更細致的感受一下理想i8是否真的是8的外尺寸,9的內部空間。
請看,當我把二排座椅放到還有一拳三指的位置時,進入第三排后我膝蓋前依舊有一拳的多空暇!這個尺寸配合三排的大窗、杯架、充電C口、加熱按鍵以及座椅角度調節,理想說他們的三排體驗堪比很多車型的二排,我覺得這不算吹牛。這個空間表現除了頭部或許要比我家L9稍微少一點外,其他都是勝出的——別忘了,i8的第三排地板還是純平的,沒有L9的凸起;
座椅方面,更軟的坐墊材質、更具有包裹性的座椅設計以及可以放倒的前排都是吸引我的點。當然了,二排的零重力座椅也是本車亮點。本人身高180cm,躺在這個位置上空間綽綽有余,而且相比過往車型,理想i8的零重力座椅腳托可以完全放平,這個用來午間小憩一下絕對是非常舒服啊!希望未來理想i6能夠在副駕駛座椅上實現同樣的效果。
另外車內的其他舒適性設計和硬件配置也很討人喜歡。比如我覺得理想i8的NVH靜謐性做得非常出色,號稱是與MEGA同級別,我們有一段現場錄音大家可以聽聽看;
比如車載的鉑金音響似乎又有所改善,反正我覺得它的聽感要比理想L9上的同級喇叭更好,直逼我花費兩萬塊錢后裝的丹拿音響;再比如新增加的這個主駕小喇叭,實用性很高——專門負責導航聲音播報,人聲清晰明亮,又不會像頭枕音響那樣與軟頭枕產生沖突,這個設計相當完美! 2排屏幕不但尺寸比以前更大,而且由于車身高度降低,無論是在二排還是三排觀影的視角也都好了不少,對于頸椎的壓力變得更小了。
對了,還有車輛的氛圍燈設計,確實要比我家L9更漂亮,更高級,更有氛圍感。哎呀呀,這種含而不露的氛圍燈光設計讓理想i8真有一種“家外之家”的味道了!
最后還要說兩點。一個是車輛的輔助駕駛。由于目前試駕車使用的還是和理想L系列、MEGA一樣的端到端+VLM模型,所以NOA效果沒有什么可多說的。之后理想會在i8交付時上VLA大模型,我們肯定會去測試一下它的實際效果的;
另一點就是本車的5C充電,這種460kW左右,只要8分鐘就能從20%電猛充到80%的迅猛充電速度,果然讓我堅定了將家里增程式的理想L9換成i系列純電車的決心!雖然我的目標可能不是今天的理想i8,但那款即將在9月份推出,體型更小、價格更低的理想i6或許就是我想要的車型啊!
延展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