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網報道,7月25日,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楊箕社區居委會了解到,楊箕社區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目前楊箕社區居委會對社區進行全面滅蚊作業,楊箕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居民要高度重視,做好防蚊滅蚊,如出現發熱、身體不適等癥狀請及時去梅花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
記者從廣州市公衛委辦公室了解到,7月26日至8月1日廣州將開展為期一周的全市防蚊滅蚊攻堅行動周活動。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組織領導,工作責任到人,采取統一高效防蚊滅蚊措施,聚焦房前屋后、垃圾中轉站、閑置地塊和管理盲點盲區等蚊蟲孳生地,強化環境衛生整治,積極動員家家戶戶翻盆倒罐、清除積水,加大對醫療衛生機構、托幼機構、養老院、建筑工地、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等重點場所消殺頻次和力度,從源頭阻斷疾病傳播鏈。
另據陽江日報今天(7月25日)中午消息,記者從廣東陽江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7月24日,陽江市共發現3例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疫情輸入風險總體可控。
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蚊蟲活動頻繁,基孔肯雅熱進入高發期。陽江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文杰提醒市民無需過度恐慌,但需增強防控意識,科學防蚊。
“我市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疫情輸入風險總體可控,但當前高溫多雨導致蚊媒密度持續升高,市民仍須提高警惕。”李文杰介紹,目前3例輸入病例均已得到妥善救治,病情穩定。
他強調,基孔肯雅熱雖來勢較猛,但可防、可控、可治,科學防蚊、滅蚊是阻斷疫情擴散的核心,市民可從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三方面著手。
哪種蚊子和基孔肯雅熱關系大?
先來搞清楚,
基孔肯雅熱和蚊子有啥關系?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花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大規模暴發和零星病例主要發生在美洲、亞洲和非洲。
作為基孔肯雅病毒的主要媒介,伊蚊,其幼蟲常孳生于閑置瓶罐、廢棄輪胎、花盆及托盤等小型積水容器中,成蚊活躍高峰主要在日出前后1~2小時和日落前2~3小時。
圖片由AI生成。(重點:花腿!)
由于目前尚無特效藥,做好防蚊滅蚊便成為預防該病的關鍵,而正確選擇和使用驅蚊液是重要的防蚊手段。
選對驅蚊液,關鍵看這兩點!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驅蚊液,我們該如何抉擇與使用呢?記住這兩個核心要點,少花冤枉錢!
0 1
認準有效成分,選對核心“戰斗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驅蚊有效成分有避蚊胺(DEET)、驅蚊酯(IR3535)、羥哌酯(ICARIDIN)和檸檬桉葉油,其中前三者在市場上占據主流地位。
這些成分通過特殊氣味使蚊蟲產生忌避反應或干擾蚊蟲感知系統,從而達到趨避效果,是驅蚊液發揮作用的核心。
0 2
細看“三證”信息,拒絕無效產品
驅蚊液雖用于日常防蚊,但它屬于農藥管理范疇。
大家在選購時要關注產品的“三證信息”,即農藥登記證號(以“WP”或“WL”開頭的編碼)、生產批準文件號、產品標準號。這“三證”是產品質量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能讓我們避免買到劣質或無效的驅蚊液。
用對驅蚊液,防護才能無死角!
0 1
提前防護才有效
驅蚊液是預防型產品,其作用原理是通過特殊氣味干擾蚊蟲,所以必須在被蚊蟲叮咬前使用才能發揮作用。
0 2
涂對地方,裸露皮膚別遺漏
使用時,可先將驅蚊液噴灑于掌心,再均勻涂抹于裸露皮膚,尤其是腳踝、頸后等蚊蟲易叮咬部位。
同時,要注意避開眼睛、口部周圍,以及傷口,曬傷或敏感的皮膚。關鍵是要涂抹均勻、不遺漏任何裸露部位。
此外,將驅蚊液噴灑在衣服、帽子、鞋子上,也能起到一定的防蚊作用。
0 3
及時補充涂抹,延長防護時效
不同成分的驅蚊液,其保護時長存在差異;即便是同種成分,不同濃度下的保護時長也有所不同。在戶外活動時,因出汗較多,保護時長也會縮短。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驅蚊液中,避蚊胺10%-30%濃度可持續防護4-6小時;派卡瑞丁(羥哌酯)20%濃度防護長能達8-12小時;驅蚊酯10%-20%濃度防護≤6小時,濃度越低,持效時間越短,需頻繁補涂。
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按需補充涂抹,才能持續獲得保護效果。
孕婦、寶寶用驅蚊液一定要注意這些事項!
此外,特殊人群使用驅蚊液需格外注意: 6月齡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驅蚊液,2月齡以下嬰兒禁用任何驅蚊液。
6月齡以上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如需使用驅蚊液,要根據產品的三證信息和說明書上的適用人群,選擇合適的產品,并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規范使用。
同時也要注意清理身邊的小型積水容器,從源頭上減少蚊蟲孳生,共同筑牢預防基孔肯雅熱的防線。
基孔肯雅熱雖無特效藥
但可防可控
只要科學防蚊、清理積水
就能大大降低風險
尤其是近期去過疫情相關地區
或經常在戶外的朋友
一定要提高警惕
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從科學防蚊開始!
來源:南方網 陽江日報 福建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