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夜間至25日凌晨,在世界首創“雙工作面盆轉體系統”的助力下,揚州境內的儀祿高速精準“跨越”寧啟鐵路橋,實現了成功轉體。至此,儀祿高速全線基本貫通,為今年底實現項目基本建成奠定了基礎。
據悉,儀祿高速跨寧啟鐵路立交工程位于棗林灣特大橋范圍內,與寧啟鐵路呈“十”字交叉,而寧啟鐵路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鐵路主通道之一的組成部分,日均客貨運輸量大,為確保鐵路運營安全,項目利用夜間鐵路運行“天窗”時段進行轉體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對鐵路運營的影響,同時確保橋梁施工精度和安全。
“儀祿高速涉鐵轉體橋上部結構采用2×80米T構箱梁,梁寬19.325米,轉體箱梁采用掛籃懸澆施工方式,設置20000噸雙工作面盆式轉體支座。”現場項目技術負責人張文印介紹,這是目前江蘇省內高速公路上轉體重量最大的轉體結構,也是雙工作面盆式轉體支座在世界上的首次運用,不但將轉體成功率有效拉升50%以上,轉體施工質量相較于傳統球鉸也更加可靠。
轉體施工中,梁體以每分鐘1度的速度進行轉體,現場技術人員根據轉盤上的刻度盤、速度傳感器采集的相關參數等,對轉體速度進行實時監控和調整,保證轉體梁精準就位,轉體到位。在轉體到距離設計位置約1m處減速,轉而采取“行程點動”技術,控制橋體姿態達到精準角度,嚴絲合縫落在橋梁墩身上。
“轉體梁右幅在空中精確旋轉52度,左幅旋轉49.5度,順利完成轉體施工!”25日凌晨0點40分,現場監測數據傳來,儀祿高速在“天窗”時間內實現精準轉體,成功跨越寧啟鐵路。
記者了解到,轉體后項目還將進行邊跨合龍段施工。截至目前,儀祿高速路基、橋涵、隧道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隧道裝修完成91%,跨寧啟鐵路代建標完成98%;瀝青路面基本完成;青山互通房建工程完成42%;全線交安設施完成71%;全線聲屏障完成66%;主線機電工程完成35%,隧道機電工程完成11%。
項目建成后,儀祿高速將充分發揮寧揚長江大橋的過江通道功能,從寧揚長江大橋過江的車輛可經儀祿高速轉入356省道、328國道和滬陜高速,有效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提升南京都市圈互聯互通水平,對完善寧鎮揚地區過江通道布局,推動揚州市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揚子江城市群和寧鎮揚一體化等區域發展大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訊員 媛媛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顧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