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多
江西上饒這座城市還在沉睡
胡同里一片黑暗的民居中
亮起了一盞燈
三位00后腦癱少年揉著惺忪的睡眼
互相叫著起床準備出攤
小寒蹬著一輛老舊的三輪車載著小琪
行動最困難的小龍坐著電動輪椅
從家到農貿市場近兩公里
加上等紅綠燈的時間
他們用了近一小時
路上誰的速度慢一點
他們就會等等對方
三位少年于去年9月相識
今年2月從各自家里搬出去
開始了合租生活
先是擺攤擦鞋,后來賣大蒜
靠自己的雙手
掙得了人生中第一份穩定收入
這份生計給足了他們底氣
也讓他們活得踏實
(圖片來源:九派新聞)
“以前待在家總感覺身在避風港
現在搬出來生活
充滿了機遇和挑戰
才變得獨立自主。”
小龍感慨道
賣大蒜掙到第一筆錢后
他給父親買了新皮鞋
今年3月至今
三名00后腦癱少年的生活與創業日常
被他們的朋友小余記錄下來
以視頻的形式上傳到網絡
有好心的網友想要捐款
少年們卻婉拒了
“寄過來的物資會收的
但錢是一分沒收”
“如果要給錢,請給更需要的人。”
三位少年堅信
“我們是在裂縫里也能開出花的人。”
他們不靠憐憫贏得掌聲
只靠堅持換來尊重
(圖片來源:九派新聞)
在不平凡的成長中
還有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人
比如,有這樣一些人
勇敢地與病痛斗爭
為夢想奔跑不止
從小患有罕見疾病——
成骨不全癥(俗稱“玻璃娃娃”)
但自強不息的田艷青
用12年的堅持
打破了命運的堅冰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田艷青出生于
湖北省巴東縣清太坪鎮青果山村
年幼時的屢次骨折
讓她無法自主行走
學業也因此中斷
通過專家會診
她被確診患上了“成骨不全癥”
極易因輕微創傷而骨折
“得到這個結果,感覺天都塌了”
田艷青的母親張彩林說
命運的轉折點
出現在田艷青6歲那年
2012年,袁輝從南京大學畢業
來到清太坪鎮姜家灣教學點支教
得知田艷青的特殊情況后
袁輝主動提出上門送教
這一送就是六年
袁輝給田艷青上門送教(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支撐她的
不僅有袁輝老師
每周兩天雷打不動的無償送教
還有社會各界的溫暖援手
為了讓她專注學習
學校在教室旁專門提供了一間休息室
并特許其母親陪讀
在學校的悉心照料下
田艷青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
不負眾望
在高考中獲得了621分的好成績
一路走來
她戰勝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在沉默的世界里
也有人用努力放大聲音
近日
一位來自廣西的聽障女孩
將自己開網約車與乘客溫暖互動的視頻發上網
收獲了無數感動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出生100天
蔣露生病發燒
治療時因藥物致聾
她的生活像被按下了靜音鍵
2023年
蔣露成為一名網約車司機
“大約80%的乘客能秒懂我的意思
還有一些乘客懂得簡單的手語”
她的后臺至今收獲好評無數
蔣露給自己定下了工作目標
只要出車
一天要掙夠500元再收工
(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現在,蔣露時不時
將自己開網約車的視頻
發布到網絡
她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聽障群體
傳遞包容與溫暖
每一種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這些人或許步履緩慢
卻從未向命運低頭
始終向光而行
生命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
而是學會在暴風雨中跳舞
生命的力量
從不由殘缺丈量
于裂縫中盛開的花
經歷風雨,依舊向陽
編輯 | 桑藝曼(實習)
責編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楊 巍
來源|農視網綜合九派新聞、人民日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