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烏珠穆沁,感受茶路文化的溫度
作者/孫樹恒
“片葉度關山,萬里茶路中國行”,這一宏大的命題,像一聲穿越時空的召喚,引領我踏入了一場追尋文明脈絡的奇妙之旅。而這一次,我冒著呼和浩特如瀑的雨水,毅然前往西烏珠穆沁旗,去探尋那隱藏在草原深處的茶路密碼。
一
這三天的呼和浩特,仿佛被格外眷顧,大雨傾盆,暴雨如注,整座城市在雨中失了原本的模樣,變成了一片汪洋,“湖河浩特”,滿是無奈與調侃。積水肆意橫流,街道成了河流,汽車在水中艱難前行,濺起高高的水花,而居民們甚至用上了皮劃艇出行,這奇特的景象,讓人仿若置身于水鄉澤國。
我與內蒙古服務貿易協會呼戈會長,坐在朋友的車上,在這一片水世界里左繞右闖。車輪在積水中濺起層層水花,我們的心卻被遠方的茶路之行填得滿滿當當。透過模糊的車窗,看著被雨水籠罩的城市,我思緒萬千,這場雨,像是一場別樣的洗禮,為我即將踏上的萬里茶路之行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終于抵達機場,望著被雨水洗刷的候機大廳,我深吸一口氣,心中滿是對未知旅程的期待。這一場雨,沒能阻擋我的腳步,反而讓我對茶路的探尋更加熱切。飛機在雨幕中起飛,沖破云層,向著錫林浩特的方向飛去,而我,也離那片充滿傳奇的草原越來越近。
二
當飛機緩緩降落在錫林浩特,眼前的景象與呼和浩特截然不同。青城已是湖河一片,而這里卻是一片平靜的原野。廣袤的草原在陽光下舒展著身軀,綠意盎然,微風拂過,草浪輕輕翻滾,仿佛在訴說著草原的故事。
坐在西烏珠穆沁旗宣傳部的車上,向著目的地進發。車窗外,原野如畫卷般向后展開,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藍天相接。司機文亮的話語打破了寧靜:“天氣預報說這兩天也有雨。”我的心微微一緊,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草原變成大海的荒誕畫面,未雨綢繆,竟有了一種莫名的緊迫感。“下馬扔掉套馬桿,開始練習撐船撒網!”一句玩笑話,卻讓車內的氣氛輕松了許多。
然而,我知道,無論風雨如何,這片草原都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它是萬里茶路的重要一站,茶葉從南方的崇山峻嶺而來,在這里與游牧文明相遇、交融,綻放出別樣的光彩。每一寸土地,都可能隱藏著茶路的印記,每一陣風,都可能帶著茶的芬芳。我期待著在這片草原上,能找到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故事,感受茶路的厚重與深沉。
三
終于到了西烏珠穆沁旗地界,在廣袤的草原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氈房錯落有致,散落的牛羊在陽光下格外奪目。
路過非遺項目展示區,氈房、勒勒車和奶制品,這些承載著草原文化的元素,瞬間吸引了我的目光。白色的氈房,像一朵朵盛開在草原上的蘑菇,它們是牧民們的家,也是草原生活的象征。勒勒車靜靜地停在一旁,那古老的車輪,仿佛還留著歲月的轍印,曾經,它承載著牧民們的生活物資,也見證了草原上的日出日落,更在萬里茶路的商貿往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而奶制品,那濃郁的奶香,飄散在空氣中,是草原美食的代表。在茶路的歷史中,茶葉與奶制品的結合,誕生了獨特的奶茶文化。磚茶與鮮奶的碰撞,成就了草原飲食的靈魂。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不僅能驅散草原的寒冷,更是連接著不同民族文化的紐帶。在這里,我仿佛看到了當年茶商們與牧民們交易茶葉的場景,聽到了他們爽朗的笑聲,感受到了茶路帶來的繁榮與交流。
這些非遺項目,不僅僅是一件件物品,更是草原文化的傳承,是萬里茶路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深烙印。它們見證了草原的變遷,也見證了茶路的興衰。撫摸著這些古老的物件,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馬幫成群、駝鈴陣陣的年代,茶葉從南方的茶園出發,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這片草原,開啟了一段段文化交融的佳話。
四
踏上99號公路,這里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它宛如一條蜿蜒的絲帶,穿梭在草原之間,將美麗的風景串聯起來。這里是打卡勝地,人們紛紛停下腳步,用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遠處的草原一望無際,與藍天相接,仿佛沒有盡頭。潔白的云朵像棉花糖般飄浮在空中,仿佛觸手可及。五顏六色的野花在路邊肆意綻放,散發出陣陣芬芳,吸引著蜜蜂和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臺上,樂隊激情演奏,動感的音樂回蕩在草原上空,與大自然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獨特的交響曲。臺下,觀眾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著身體,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越野車拉力賽明天將在這里火熱進行,一輛輛越野車在草原上飛馳而過,揚起陣陣塵土,展現出速度與激情。車手們精湛的駕駛技術,贏得了游客們的陣陣歡呼和掌聲。
在這片熱鬧之中,我卻隱隱感受到了萬里茶路的影子。曾經,茶商們沿著這條古老的道路,帶著茶葉,穿越草原,與遠方的人們進行貿易往來。他們不畏艱難險阻,用堅韌和勇氣開辟了這條連接南北的商貿通道。如今,時代變遷,99號公路上的熱鬧景象,是對那段歷史的延續和傳承。它見證了草原的發展,也見證了茶路文化在新時代的活力與創新。在這里,古老與現代相互交融,傳統與時尚碰撞出火花,讓人們在欣賞美景、享受歡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萬里茶路的深厚底蘊。
五
我們進入西烏珠穆沁旗融媒體中心,一場萬里茶路知識擂臺賽正在激烈進行。“片葉度關山,萬里茶路中國行”的總策劃石頭記讀書社彭永老師和旗委宣傳部李學英部長早已等候在此,這真是千里緣分一線牽。
擂臺賽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選手們個個精神飽滿,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堅定。他們來自湖南的安化,來自西烏珠穆旗,有著不同的背景,但都對萬里茶路充滿了熱愛和了解。一道道關于茶路歷史、文化、商貿等方面的題目,像一道道關卡,考驗著選手們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選手們迅速思考,積極搶答,他們的回答準確而精彩,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我坐在一旁專注地觀看著比賽,不時露出欣慰的笑容。這場知識擂臺賽,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次對萬里茶路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它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茶路的歷史和價值,感受到這片葉子跨越關山的傳奇歷程。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深深被茶路文化所吸引,那些關于茶路的故事,在我心中閃耀。
六
夜色漸濃,西烏珠穆沁的草原褪去了白日的喧囂,多了份靜謐。總策劃彭永與旗委宣傳部長李學英召集來各路專家,圍坐一起,燈光下氣氛專注而熱烈。
大家圍繞著萬里茶路相關項目的落地細節展開討論,從非遺文化的活化展示,到99號公路沿線的文旅融合,再到茶路故事的深度挖掘與傳播,每個議題都牽動著眾人的心。你一言我一語,思路在碰撞中愈發清晰,仿佛已能看見那些規劃落地后,草原上茶路文化綻放的新光彩。
七
這片小小的葉子,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跨越了萬里的關山,連接著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它是商貿的紐帶,是文化的使者,更是友誼的象征。從南方的茶園到北方的草原,從中國到世界,茶葉的旅程從未停止。
而我,在這次一走進西烏珠穆沁旗,就有著自然而然的親切感,不管湖南人,還是西烏珠穆沁的人,都似曾相識的感覺,久違了,還有更多的故事等待著我去探尋,更多的文化等待著我去領略,萬里茶路的文化將會繼續傳承和發展,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