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車帝這測試,水也太深了!他們測的輔助駕駛,看了的人都懵了——36款車撞的撞、卡的卡,特斯拉贏了挨罵,國產車集體翻車。但仔細扒扒,不是車不行,分明是測試在“搞事情”!
不說多的,就問五個不得不疑惑的問題:
一、場景設計是否故意刁難人?
搞了個“前車突然消失”的場景,要求30米內又避障又躲車。這是L2級輔助駕駛該有的標準嗎?L2級輔助駕駛在100km/h時速下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為83米(含1.5秒反應時間)。而你的測試專業么?
二、測試是否雙標了?
特斯拉時速設置114km/h,跟車距離設120米(8組虛線),問界M9時速120km/h,跟車距離只給45米(3組虛線)?——這,你跟我說是公平公正?除非我眼瞎了!
根據動能公式E=?mv2,問界M9的制動能量需求比特斯拉要高11.3%,但可用制動距離僅為特斯拉的37.5%,這事干的厚道、專業嗎?還好意思測評?
更顯得雙標的是,問界M9還被強制關閉激光雷達校準。
要知道華為ADS(問界車搭載)依賴激光雷達與毫米波雷達的融合感知,部分傳感器校準功能被關閉,直接導致 AEB 精度降 40%。加上前面的速度和距離的測試雙標,得出的這種偏心成績,怎么好意思拿出來秀?
三、非要讓L2級車干L3的活?
比如“無保護左轉”“連續變道”。問界M9遇到小孩橫穿,剎車觸發了,方向盤卻被鎖死,駕駛員想打方向都不行。這到底是車不行,還是人不行呢?
再說了,中汽研最新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評價體系》明確要求:“輔助駕駛測試需滿足“同場景、同速度、同環境”的三同原則。”而懂車帝測試中,不同車型的測試溫度差異達8℃,濕度差異達25%,直接違反該標準的核心要求。
四、細節為何不能公開?
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他們測完不公開細節,車企要后臺數據都不給。問界剎車時間差了1.2秒,沒解釋;領克續航明明能跑200多,非說只跑了6.5公里,這要說不是寫劇本,我是有點不信?
五、得問問測試方,有國家級測試員么?或者國家認證的測試員嗎?
如果沒有,你搞的這個就是個商業測試,還大叫特叫有意思么?央視已經刪除了“聯合......”這樣的描述了,說明了爭議和問題確實多,千萬別再為了流量而瞎折騰、瞎測試!
當然了,有一件事還是值得我們認可的。那就是,這個測試告訴車主輔助駕駛再牛,方向盤還得自己把著——輔助駕駛從來不是什么“智能”“自動”的駕駛,駕駛員要全程監督和控制!
最后多說一句:真正的安全,不在屏幕上,在你腳下!各位說是不是呢?歡迎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