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無棣、博興、曹縣這些名字,很多人聽著陌生,實則各有致富絕活。鄒平靠工業攢家底,曹縣靠網絡闖出名,博興草編能賣全國,無棣小棗甜過蜜。
這些縣平時不聲張,產業卻扎得深。先說博興,草柳編是老手藝,現在玩出了新花樣。村民在家編筐編簍,淘寶店收走發快遞,4.
5萬村民跟著賺錢。周小華是灣頭村的,她說編一件能掙十塊到十四塊,一個月兩三千,夠家里零花。
去年博興草編網絡銷售額3.8億,比有些縣城一年的超市收入還多。老手藝能賺錢,靠的是“淘寶店+農戶”,省了中間環節,貨走得快。
鯤鵬草編的安經理說,以前跑市場累得慌,現在網上一展示,訂單自己找上門。博興不止草編,呂劇也在發力。呂藝鎮劉官村要建呂劇起源館,花800萬,占地八百平,要讓呂劇能看能摸能學。
從娃娃抓起教呂劇,京博希望小學從1995年起就把呂劇編進課本,孩子從小愛唱戲。呂劇火了,旅游能帶動,村民能唱戲能賣特產,日子更有盼頭。
再看曹縣,前兩年網上火得很,其實人家早有底子。淘寶村全國有名,蘆筍種植是國內最大基地,楊木泡桐加工也不差。
種蘆筍、編柳編、做木材,曹縣農民手頭活多,錢袋子自然鼓。無棣縣名氣小,金絲小棗卻是寶。
“中華金絲小棗第一縣”不是白叫的,棗甜肉厚,全國好多蜜棗廠都來收。
還有無棣黑牛,中國八大名牛之一,養牛戶賣牛賣肉,收入比種莊稼強不少。
這些縣的本事,外地人常想不到。
山東全省靠非遺吃飯的企業9萬多,一年營收811億,232萬人端上“老手藝”飯碗。
別光盯著濟南青島,小縣小鎮的潛力大得很。博興草編能賣3.8億,曹縣淘寶村帶富一片,無棣小棗甜了幾十年,誰能說下一個爆火的不是哪個鎮?
有人可能犯嘀咕:小縣產業太單一,能長久嗎?博興在創新,草編從土筐子變成時尚家居;曹縣在延伸,蘆筍加工成罐頭、飲料;無棣在升級,小棗做成棗糕、棗茶。
產業活起來,路子就寬了。未來幾年,這些低調的“黑馬”說不定能跑出大動靜。
想知道哪個鎮會逆襲?多盯著點山東這些小縣,好戲在后頭。
注:具體產業發展受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實際情況可能有差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