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厲昕月
7月23日晚,2025山東省“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在日照市嵐山多島海度假區海州灣文化廣場舉行。此次活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山東省文化館、日照市文旅局、嵐山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吸引了來自全省16地市的文旅代表及千余名觀眾,共同見證了齊魯鄉村文化的蓬勃生命力。
本土節目唱主角,文化傳承顯魅力
本次展演精心挑選了17個節目,其中本土節目占比超過80%,群眾演員超過260人,充分體現了“群眾演、群眾看”的核心理念。省級非遺項目《嵐山號子》由嵐山漁民現場演繹,粗獷雄渾的號聲掀翻全場,展現了耕海牧漁的堅韌精神。“我們嵐山號子鏗鏘有力,情感激昂,每次聽都覺得心潮澎湃,是我們嵐山人的驕傲。”嵐山市民馬元坤激動地說。情景劇《昔仲尼師項橐》還原了圣賢故事,兒童舞蹈《戲·魚燈》則以童趣煥新漁家符號,古今對話,文化傳承的魅力盡顯無遺。
全民舞臺展風采,地域交融促和諧
廣場舞《嵐山好風光》舞出了山海風情,呂劇《李二嫂改嫁》(選段)展現了戲曲藝術的百花齊放,而66人合唱的《祝福祖國》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赤子之心點燃了整個夜空。這些節目不僅展示了日照市豐富的文化底蘊,也促進了地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頂層設計筑根基,全域聯動育生態
日照市委、市政府將“四季村晚”納入2025年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頂層設計筑牢文化根基,用政策真心與惠民真效,讓文化甘泉流淌進萬家燈火。此次活動整合了莒縣《花開萬里好春光》、東港區川劇《變臉》等縣區精品力作,彰顯了“市縣文化共同體”的格局,共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生態。
文化惠民潤無聲,鄉村振興共精神
從《嵐山號子》的千年回響,到兒童魚燈舞的稚嫩傳承;從廣場舞阿姨的自信舞步,到文化志愿者扎根基層的堅守,日照市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文化惠民的真諦——不在宏大聲勢,而在潤物無聲;鄉村振興,不僅關注經濟指標,更重視精神共富。
隨著全體人員齊唱《歌唱祖國》,歌聲融入海浪,屬于日照的文化新篇正隨潮聲奔涌向前。此次“四季村晚”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日照市深耕文化惠民、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