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高溫橙色預警掛了好幾天,37℃的天曬得人直冒油。
7月23日西邊北邊飄了點雨,大部分地方還是干曬著。網友在評論區炸了:“熱成這樣,咋不趕緊人工增雨?”人工增雨不是變魔術,專家虎瑩說這得老天先“給面子”。
云得夠厚——兩千米以上,雨滴才有地兒“長個兒”。水汽得足——云里得有循環水汽,還得有上升氣流托著雨滴撞大。
冷度得夠——過冷水滴少于0.01克/立方米,撒催化劑也白搭。
就算云合格了,還得跟空管申請空域。批了才能打火箭彈,這手續可不是說辦就辦。
2022年8月周口抓住機會,飛機火箭齊上陣,全市普降中雨。
2019年春旱時,百枚炮彈射上天,旱情當場緩解。今年5月淮陽區也成功增過雨,說明條件對了雨就來。最近為啥不增?
天上沒“合格云”!厚云少、水汽缺,催化劑撒了也沒用。
高溫天多是大晴天,連塊像樣的云都找不著。“預報說有雷陣雨,咋一滴沒見?”好多人納悶。
虎瑩說夏天雨最“任性”,東邊下西邊晴是常事。
22號川匯區南部下了場雨,就幾分鐘,沒淋著的人當然覺得“沒下”。看預報得抓重點:三天內短期預報最準,但雨未必淋到你頭上。
突發雨看小時預報,手機刷逐小時預警更靠譜。氣象部門天天盯著雷達圖,云一達標、空域一批,炮彈立馬能上天。
眼下咱能做的:防暑降溫別馬虎,多盯天氣預報等雨來。有人問:“再熱下去莊稼咋辦?
”這確實讓人揪心。玉米正拔節,大豆剛開花,高溫久了肯定受影響。但人工增雨急不得,得等老天“松口”才行。
“人工增雨不是‘天上掉餡餅’,得老天先給面,咱再加點水。
”這是農民老周的話。
關注本地氣象號,雨要來了第一時間能知道。
具體天氣以最新預報為準,有疑問找當地氣象部門最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