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川雜技2025年暑期公益培訓班結業典禮圓滿落幕。這不僅是孩子們勤學苦練的成果匯報與集中展示,更成為非遺傳承與青春力量碰撞交融的生動舞臺。
活動現場,在教練和老師的口令聲中,隨著拋草帽、抖空竹等經典雜技節目輪番登臺、接連上演,學員們動作雖帶著青澀,但都透露出認真與執著的勁頭,贏得臺下觀眾陣陣掌聲。“以前我挺內向的,現在敢在任何人面前發言、表演了。”學員鄭煊琦笑著說,“這次培訓讓我學會了抖空竹、拋草帽這些本領,收獲特別大。”從零基礎到技藝初成,不僅彰顯了培訓班的豐碩成果,更讓在場家長深切感受到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這個公益班太有意義了!”家長田小勇感慨道,“孩子們不僅學到了一技之長,還度過了一個充實的假期。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機會接觸龍川雜技,為這項非遺的傳承注入了新鮮血液,對保護和弘揚本土文化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川雜技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暑期公益培訓班的舉辦,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親近傳統文化、體驗非遺魅力的平臺,而且進一步增進了社會公眾對傳承傳統文化的關注和信心,讓孩子們從不了解傳統文化,到走進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讓他們在這里收獲知識、技能、快樂和成長。
龍川縣藝術團雜技組組長、省級非遺龍川雜技傳承人張順利表示:“接下來,我們會常態化舉辦此類公益培訓,吸引更多對雜技感興趣的孩子們加入進來,為龍川雜技的傳承和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同時,我們也采取‘中小學課后服務’結合的模式,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非遺技藝。對于表現出濃厚興趣和天賦的孩子,我們也計劃建立聯系機制,提供更專業的指導,讓龍川雜技薪火代代相傳。”
來源:龍川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