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伊核談判開始之前,伊朗先和中俄“開了個會“。
日前,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方將在首都德黑蘭與中國和俄羅斯舉行司局級會議,討論伊朗核問題,以及聯合國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風險。
【伊朗將和中俄討論核計劃問題】
這里提到的“快速恢復制裁”,指的是2015年聯合國第2231號決議中規定的條款,按照這一規定,一旦發現伊朗違反其在核協議中的承諾,包括濃縮鈾純度超標、擴建離心機、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等,相關方可以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意思很簡單——哪怕其它國家不同意,只要一個簽署國提出恢復制裁,安理會將不進行表決,90天后制裁就自動生效。這也被外界稱為“自動回彈條款”,是對伊朗的一個重要約束工具。
對伊朗來說,這項機制就像是懸掛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就在近期,英、法、德三國已經向伊朗發出警告:若伊朗核談判在8月)底前仍未取得進展,它們將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為什么英法德這次態度如此強硬?說到底,還是美國在背后不斷施壓。自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后,美國對伊朗政策明顯轉向強硬,尤其是在核問題上,要求伊朗必須做出更多“讓步”。
今年4月,在阿曼的從中斡旋之下,美伊雙方曾短暫恢復接觸,進行了五輪“閉門”談判,但這段對話窗口很快就被中斷。
6月,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起精準襲擊,美軍隨后也空襲了伊朗境內三個地下核設施。這讓本已艱難的對話進程徹底“脫軌”。作為回應,伊朗議會強硬表決終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導致核查人員全部撤出。
【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起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歐盟繼續扮演“調解人”角色,英法德也反復表示愿意挽回局勢,但受限于對美依賴,歐洲自身在伊朗問題上的影響力已明顯邊緣化。而伊朗對于歐洲的信任,也在不斷下降。
這也是為什么,伊朗選擇在談判重啟之前,先找上中俄的原因。德黑蘭很清楚:想要在接下來的外交博弈中不被動挨打,就必須提前穩住兩個最具分量的非西方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