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足又火了,不過這回不是因為比賽贏了,而是因為足協一紙“邀請賽通知,把網友們的情緒徹底點燃——10月、11月國足要辦邀請賽,邀請全球球隊來對陣,可承辦方的費用全得自己掏,連場地、酒店、草坪維護都得負責,電視轉播和門票分成才是雙方談判的重點,你說這事兒合不合理?
先不說國足成績有多尷尬,光是這份“邀請令就已經讓不少球迷直呼“擺爛式操作,畢竟國足連自己的主教練都換了15個,成績還一塌糊涂,連印尼都能輸,網友吐槽“踢不過蘇超還不算啥,踢個民間球隊怕輸了心態就崩了,如今還要把承辦費用甩給地方,這不是明擺著“不愿意自己掏錢,還得別人買單么?
問題來了,國足到底想干嘛?足協這波邀請賽看起來像是想借機找場地、找資源,畢竟7月、9月的男女足邀請賽被迫更改,急需一塊能用的比賽和訓練場地,甚至還要地方推薦2到3家星級酒店,維護草坪的成本也甩給承辦地,換句話說,你得先掏腰包,才能有機會“跟國足合作。這讓人不禁懷疑,這場所謂的“全球邀請賽,到底是足球盛事,還是變相的地方負擔?
當然,電視轉播和門票權益要雙方協商,這點還算合理,畢竟足協也得有收入保證,但網友們明顯不買賬,吐槽聲一片“廣告費轉播費都得分成,承辦方還要承擔全部成本,這算哪門子公平交易?不少人調侃“國足這是公開叫板,擺明了不想自己掏錢,甚至暗示承辦方‘你們想承辦就承辦,不想承辦就算了’,這心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更有趣的是,網友們對邀請的球隊陣容也頗有自己的想法,有人建議優先考慮緬甸、老撾、敘利亞這種水平相近的國家,好打又不至于太丟臉;也有人希望邀請香港、澳門隊,畢竟“軟柿子易捏,贏了好看,輸了還能吃頓海鮮;還有人對酒店標準表示關注,五星還是超五星,差一個字條件天壤之別,這細節不說明白,難免讓人質疑國足的專業度。
其實,這一連串事件暴露了國足目前的尷尬局面——成績差、管理亂、外界信任度低,連請個隊伍來比賽都變成了成本轉嫁和輿論風暴。教練頻繁更替,專家組被拒絕,背鍋成常態,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結構性問題的體現。國足想靠一場邀請賽扭轉形象,顯然還差得遠。
最終,網友們的聲音也很明確,“別光搞什么邀請賽,國足該做的是好好訓練,拿出點成績來,別再整這些花里胡哨的招數了,這話一點沒錯。畢竟足球場上說話最響,成績不佳,任何花招都是徒勞。國足要想贏得尊重,先得從基礎做起,別再成了“請客吃飯輸不起的笑柄。
總結來看,這場邀請賽背后的“埋單風波不僅反映了足協的現實困境,也暴露出國足長期以來的問題積累,想靠一紙邀請函扭轉輿論顯然不現實,還是那句老話——成績是硬道理,別光喊口號。希望這次事件能讓相關方面真正反思,到底怎樣才能讓國足走出陰霾,踏踏實實踢出點水平來。畢竟,球迷們的期待和忍耐都有個限度,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