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分,能上清華北大,你卻選了個剛成立的‘民辦’?”
最近,一則關于福耀科技大學的新聞火了。不是因為學校多牛,而是因為一群高分考生的選擇,讓網(wǎng)友炸鍋了。
河南一位674分的高考生小喬,被福耀科技大學錄取,結果網(wǎng)上一片嘲諷:“高中白上了!”“腦子進水了吧?”“畢業(yè)即失業(yè)!”
可當小喬回應后,網(wǎng)友們集體沉默了。他說:“一個大學好不好,誰說了都不算,得進去看看才知道。”
一句話,直接讓鍵盤俠集體啞火。
福耀科技大學,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陌生?沒錯,它才剛成立,是曹德旺投資100億建的非營利性大學,首年只招了50個本科生,分布在五省。
你以為它“冷門”?錯!
它的錄取分數(shù)線,直接飆到了600+,甚至超過了不少985、211高校。
廣西物理類最低投檔線616分,福建、河南更是卷到飛起。
有網(wǎng)友酸:“這不是浪費分數(shù)嗎?放著武大、華科不去,偏要去個‘民辦’。”
但小喬不這么看。
他和家人研究了整整一個月,才做出這個決定。他們看中的,是福耀科技大學的師資、培養(yǎng)模式、本碩博連讀、出國交流機會,還有王樹國校長的教育理念。
“我們不是賭徒,我們是看中了未來。”
“第一批學生就是小白鼠!畢業(yè)找工作,簡歷直接被篩掉!曹德旺能教出什么人才?”
面對這些刺耳的聲音,小喬回應得很冷靜:“我們不是賭徒,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他父親也說:“6個老師帶1個學生,這種配置你去哪找?還有本碩博連讀,免費出國交流,這樣的資源,比很多老牌高校都強。”
更有網(wǎng)友神預言:“這50個學生,將來只要愿意,隨便進福耀集團,全球分公司任挑,重點是中高層儲備干部!”
這不是“冒險”,這是“押寶”。押的是曹德旺的決心,是王樹國的格局,是未來中國教育的新模式。
你以為它只是個“民辦”?錯,它是曹德旺砸了100億、王樹國親自坐鎮(zhèn)、對標斯坦福的新型大學。
它不是“傳統(tǒng)高校”,而是“未來大學”。
師資方面,15位院士、56位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坐鎮(zhèn)。副校長徐飛曾是上海交大副校長,陳建群是南大出身的博士,左明健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教學模式更是“頂配”:小班制、導師制、國際化、本碩博貫通式培養(yǎng)。學生還沒入學,就已經(jīng)規(guī)劃了全球?qū)嵙暵肪€。
更關鍵的是——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只為培養(yǎng)“實干型人才”。王樹國說:“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能夠解決國家卡脖子問題的人才。”
這不是吹牛,這是野心。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高分考生不去“985”,偏偏要選一個剛成立的“民辦”?
因為他們不懂,教育不是“唯名校論”,而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福耀科技大學的學生,不是“沒得選”,而是“選得準”。他們看中的是未來,是機會,是教育改革的希望。
正如王樹國所說:“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福耀科技大學才剛剛起步,就像當年的清華、北大、復旦,也曾在風雨中蹣跚學步。
今天的“冷門”,可能就是明天的“傳奇”。而小喬和那50名考生,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他們不是賭徒,他們是敢為人先的勇者,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
分數(shù)不是炫耀的資本,而是選擇未來的底氣。名校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真正的好大學,不是看歷史,而是看未來。
所以,別再嘲笑他們了。
也許幾年后,當你還在為簡歷被拒發(fā)愁時,他們已經(jīng)站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成為改變世界的那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