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回了趟老家。
村子還是老樣子,路修寬了些,可走在路上,總覺得空落落的。
碰到二伯,他坐在自家門口抽煙,見了我就招手:回來啦?好多年沒見你了。
我就和他閑聊起來,二伯嘆口氣:你看村里,現(xiàn)在人越來越少了。
我往四周看了看,還真是。以前熱鬧的大槐樹下,沒幾個人坐著聊天了。村東頭的老李家,院門掛著鎖,鎖都生銹了。
李叔家咋沒人?我問。
二伯磕了磕煙灰:早走啦!他兒子在城里開了個小廠子,前年就把老李兩口子接走了。聽說城里住的樓,樓下就是超市,買東西方便得很。
我想起李叔的兒子,小時候總跟在我們后面跑。后來去了城里打工,一開始還常回來,這幾年是真見不著了。
往前走,看到王嬸家的院子,墻頭上的草長了不少。記得王嬸的女兒,讀書厲害,考上大學(xué)后留在了大城市。前兩年聽我媽說,她女兒在城里買了房,把王嬸和王叔都接過去了。
王嬸他們也不回來了?我問二伯。
回啥呀二伯說,城里醫(yī)院近,王叔有高血壓,隨時能看醫(yī)生。孫女也在城里上學(xué),聽說學(xué)校里還有鋼琴課,咱這村里哪有這條件。
我小時候,村里可熱鬧了。一到傍晚,家家戶戶煙囪冒煙,孩子在巷子里追著跑,大人們坐在門口說閑話。誰家有事,全村人都來幫忙。
可這幾年,走的人越來越多。
張大哥在城里開出租車,后來攢了錢,買了個小房子,把老婆孩子都接過去了。他說城里孩子上學(xué)不用走山路,冬天不冷,夏天不熱。
劉姐在城里當(dāng)保姆,做得好,雇主給她介紹了不少活兒。她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帶著老母親在城里租了個小房子。她說城里醫(yī)院多,老母親生病不用再等村里的醫(yī)生。
現(xiàn)在村里剩下的,大多是不愿意走的老人,或者暫時沒條件走的人家。
二伯說:不是他們不想家,是城里的日子確實(shí)方便。孩子能讀好書,老人能看好病,自己掙錢也容易些。
我想起小時候,總覺得能在村里蓋個大房子,天天跟街坊鄰居熱熱鬧鬧的,就是好日子。
現(xiàn)在才明白,人往好地方走,是常情。那些在外面混得好的人,不是忘了老家,是他們有能力把日子過成了更方便的樣子,順便把家人也帶過去了。
老家的房子可能空了,但一家人在城里熱熱鬧鬧的,也是另一種好日子。
走的時候,二伯站在村口送我:有空再回來看看,雖然人少了,路還是熟的。
我點(diǎn)點(diǎn)頭,車開出去老遠(yuǎn),回頭看,村子在樹影里慢慢變小。心里知道,這不是不好,只是日子換了個地方過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