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蕾玲編輯部的第1156篇原創(chuàng)文章
下面圖中這個在懸崖邊坐著吊籠射大灰狼的游戲,相信很多接觸過電子游戲的80后90后玩家都玩過,叫做《豬小弟(Pooyan)》,有些地方也叫《三只小豬》
其實小時候小編我就疑惑,這名字為什么叫豬小弟,感覺射箭的主角明明是一只長鼻子大象???
《豬小弟》最初其實是一款街機游戲,由KONAMI于1982年在街機廳推出,后來由Hudson在三年之后移植到紅白機上,成為紅白機早期比較膾炙人口的益智游戲之一。
《豬小弟》后來還有雅達利2600、SFC、MSX、PS5等多種版本,不過它的FC版和街機版畫面相差并不大,整體設(shè)定也比較一致。
游戲改編自英國童話《三只小豬》,但跟小時候咱們讀到的三只小豬蓋房子抵御大灰狼的故事不同,這個游戲只是借用了大灰狼愛吃小豬的背景。
在街機版劇情中,大灰狼一共抓走了兩只豬小弟(Pooyan),被囚禁的兩只小豬甚至可以在畫面下方直接看到。
到了FC版則變成了只抓走了一只,另一只小豬則回家通風(fēng)報信去了。
小時候一直以為射箭的主角是一頭長鼻子大象,可能是像素畫分辨率過低產(chǎn)生了錯覺,其實它是豬媽媽,這一點在街機版《豬小弟》片頭有明確介紹。
由于孩子被抓走了,豬媽媽毅然決然踏上戰(zhàn)場,乘坐由兩頭成年公豬(名叫Buuyan,感覺好像是豬小弟的哥哥們))操控的吊籠,手持弓箭與乘氣球入侵的狼群展開激戰(zhàn)。
玩家則需要操控豬媽媽上下移動躲避攻擊,通過射擊大灰狼的氣球,阻止它們落地后攀爬我們這邊懸崖邊的梯子(小時候大家還以為是大樓的窗戶)射夠一定數(shù)量的大灰狼就能通關(guān)。
另一種關(guān)卡則是用弓箭阻止大灰狼登上懸崖,防止它們推倒懸崖上的大石頭。
《豬小弟》FC版和街機版基本都是以上這兩種關(guān)卡的循環(huán),有時還會摻雜一種毫無危險的獎勵關(guān)。
FC版關(guān)卡循環(huán)過程中還會穿插不少過場動畫,雖然看著關(guān)卡很多,實際上還是這兩種關(guān)卡的循環(huán),越往后難度逐漸遞增,直至難度高到突破人類的反應(yīng)上限,這也算是早期街機移植FC游戲的一種特征了。
基本上打上幾關(guān),狼的數(shù)量和耐射程度就會成倍增加,且還會頻繁投擲石頭攻擊,若被石塊擊中,或者讓爬上梯子的狼探頭咬到我們,都會游戲失敗。
這時候就比較考驗玩家對于游戲節(jié)奏的把握了,《豬小弟》游戲中還是有不少實用技巧的,比如每隔一段時間,豬媽媽上方會刷新特殊道具“大肉棒”,射出后會以拋物線的軌跡向下墜落,無視大灰狼的防御穿透所有敵人,是快速清場的利器。
基本上在關(guān)卡循環(huán)多次后,大灰狼的氣球就很難射動了,清場主要得依靠這個道具。當(dāng)大灰狼們形成一定隊列排布時,我們按一定的角度射出肉棒,就可以有效控制場上大灰狼的數(shù)量。
其實小編覺得這個大肉棒也算得上一個彩蛋,因為小時候就比較在意,為什么豬媽媽要用一個大肉棒作為特殊武器進行攻擊的?后來得知這個游戲的設(shè)計師其實是@藤原得郎,他曾創(chuàng)作了《魔界村》《甜蜜之家》等一眾暗黑風(fēng)格游戲。
讓《豬小弟》里的豬媽媽使用大肉棒攻擊大灰狼,或許也是這位設(shè)計師埋下的什么惡趣味彩蛋也說不定。
不知時隔多年,你對這款早期射擊游戲還留有哪些記憶呢,歡迎評論區(qū)留言討論哦!
作者:諾亞主機(20后游戲編輯)
編輯:小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