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劍走偏鋒著實驚到了所有人,5月的時候,蒙古總理額爾登前來北京訪問,并開出了一個“慷慨的條件”,那就是用4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換取54平方公里的面積。
單從外表上來看,蒙古簡直失心瘋了,賠本買賣虧到了家,但從稀土的角度來看,蒙古贏麻了。
額爾登想換的地方,乃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邊境的區域,名為奎屯山地區,主要目的就是繞開中俄兩國,直接把稀土輸送到世界。
好比美國與歐洲,概因蒙古躋身中俄之間,雖然安全系數拉滿,但進出口的貨物,需要在中俄眼皮子底下。
可以說,成也地理位置、敗也地理位置,看臉色做事是肯定的,所以不難理解額爾登找上門交換了,只是,這種用國土面積換通道的做法,真的值得嗎?
能夠成功交易嗎?
1. 地下財富
說實話,蒙古的經濟條件比較差,發展也不太跟得上世界步伐,整體還是偏落后的水平。
人民的平均收入都很低,然而,蒙古表面上是個“窮親戚”,內里卻富得流油,主打一個低調。
并不是蒙古有隱形金錢,而是守著一座寶藏,那就是稀土,經過調查,蒙古的稀土儲存量不亞于中國,足足有三千萬噸左右。
在全球都是排得上號的,盡管沒有中國的優秀,但也相當不錯了,說一句世界第二不過分。
蒙古的GDP僅僅只有150億,倘若這些稀土能夠變現的話,頃刻間,蒙古將富得流油。
眼瞅著,自己家就有一座待開采的金礦,還是鐵飯碗那種,蒙古當然想要成功變現,擺脫貧困了。
3000萬噸的稀土,換算成美元大概在一萬億,蒙古做夢都想立馬開賣,奈何形勢比人強,蒙古是最大的內陸國家,只是,面積再大也改變不了,沒有進出口海岸線的現狀。
放眼望去全是陸地,平常的貨物進出口,無不依賴俄羅斯和中國,如果開挖稀土,成本只高不低,甚至是蒙古無法承受的巨款,幾千噸的礦石往外運,成本費就是個無底洞。
蒙古只能“貸款”挖礦,很可能都沒能力貸款,因此,第一步就卡住了,更別提之后的二、三、四了。
遲遲開展不了,意味著,蒙古有錢賺不到,近在眼前卻愣是摸不著,心里難免焦躁。
怪不得,會到中國提出離譜的交換條件。
2. “戰略孤兒”
蒙古的發展與蘇聯有著直接的關系,當年,蘇俄的處境堪憂,四周都是“豺狼”,日本、歐洲全蠢蠢欲動,蘇俄一個腦袋兩個大,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緩沖地”。
充當戰略支點,這時候,外蒙古走進了蘇俄眼中,好巧不巧,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優越無比,位于中俄之間,是個再好不過的選擇。
于是,蘇俄對外蒙古開始了“扶持”計劃,要啥給啥,缺啥補啥,上到錢財下到武器,可謂全方位的“服務”。
終于1921年,外蒙古獨立了,但出乎蘇聯預料的是,人家外蒙古獨立是真心的,不單單想要蘇聯的支援,更想要自由的氣息,且跟西方國家來往自如。
簡單來說,就是既要又要,蘇聯一看不開心了,可惜,早期的外蒙古領導人丹贊剛得很,在一次密談中,直接出言不遜惹惱了蘇聯,打從那天起,外蒙古的噩夢來了。
蘇聯對不聽話的外蒙古,進行了從頭到腳的“教育”,方方面面大清洗,直接將對方捏在手里,成為了最聽話的“忠犬”。
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民生,蘇聯都手拿把掐,一直到蘇聯解體,蒙古才真正“自由”。
無奈的是,自由是自由了,可精神上萎靡了,四處張望之下,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戰略孤兒”實錘了。
只有中俄矗立左右,找中國吧,歷史問題令蒙古心驚肉跳,壓根放不下警惕的心理。
找俄羅斯吧,人家正忙著呢,根本沒空搭理蒙古,因此“夾心餅干”的蒙古迫切的需要一個“朋友”。
為了完成心愿,蒙古一直沒停下搜尋的目光,直到看見了美國,“第三鄰國”的想法在蒙古心中應運而生。
美國的強大,使蒙古向往,渴望能夠將其當作靠山依賴,可蒙古的“幻想”終究過于美好了。
3. 美國的“蜜語”
“以地換路”是蒙古最腦洞大開的白日夢,在蒙古的想象中,自己愿意用4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向俄羅斯或中國換取幾十的通道,跟哈薩克斯坦接軌。
然后,就能美滋滋的運送稀土出去了,別說美國、歐洲了,土耳其、伊朗都去得。
但蒙古的想象是不切實際的,原因就是,但凡懂點國際常識的,都不可能讓蒙古實現愿望。
首當其沖的一點就是國家領土不可侵犯,別說交換了,交易都沒得商量,一旦同意后患無窮。
到時候,新疆的安全孑然未知,要是蒙古跟美國聯合到一起,把軍事力量送進來,后果不堪設想。
其次就是蘇聯早年間,就看出了其中的不確定性,直接將蒙古給包起來了,隔絕了中亞。
俄羅斯同樣對領土極其看重,好不容易自己困起來的,怎么會一言不合就打開。
基于種種因素下,蒙古的換地想法不要太搞笑了,尤其還到北京“貼臉開大”,屬實離譜。
之所以,蒙古會如此自信的提出要求,完全是美國哄的,美國“獨寵”蒙古的行徑,就是在故意做給北京與莫斯科看的。
蒙古也樂意得很,覺得有了靠山,可稀土方面,中國才是“老大”,特別是提純技術世界領先。
蒙古空有原材料,沒有技術也是白搭,最終還得送到中國手里,即便是美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折騰來折騰去,最終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乖乖繼續合作,比什么都強。
信息來源:
美國近期在稀土領域大動作不斷》——2025-07-17 10:02·經觀快訊
蒙古國中文教育發展現狀、影響因素及對策
《絲綢之路》2024年第2期156-167
“政治博弈”:1921~1928年蘇聯對外蒙古政策探析
《民國研究》2019年第1期54-66共13頁
蒙古國稀土礦地質特征及資源潛力
《中國礦業》2018年第5期82-87
冷戰后美國對蒙古國的“民主援助”:戰略動因與實施路徑
《學術研究》2023年第2期58-62,72
蒙美確立“戰略第三鄰國伙伴關系”有何深意
《世界知識》2023年第18期24-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