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京在俄羅斯海軍水下力量發展會議上的講話,勾勒出俄羅斯打造現代化艦隊的戰略藍圖。普京明確指出,俄羅斯必須擁有一支現代化、裝備精良的艦隊,以充分應對當前和未來的威脅與風險。在這一戰略布局中,核潛艇被置于核心地位,成為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戰略核潛艇、常規潛艇與水下機器人系統,是俄羅斯維持全球力量平衡的關鍵依托,也是俄海軍戰略藍圖的核心支柱。
普京強調,戰略核潛艇的建造俄海軍發展的首要優先事項。僅過去六年,俄海軍就接收了5艘“北風之神-A”型戰略核潛艇以及4艘“亞森-M”型多用途核潛艇,年均列裝大約1.5艘,為俄海軍水下力量奠定了基礎。并且,在未來幾年,還將有4艘“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加入俄海軍核力量。同時,提升常規潛艇戰斗力也被視為當務之急,配備“口徑”導彈的常規潛艇目前正在各大艦隊執行戰斗值班任務,677型常規潛艇也在建造中,計劃至少要建造9艘。
在普京的規劃中,戰略核潛艇是維持全球力量平衡的“壓艙石”。作為核威懾的核心載體,“北風之神-A”可搭載 潛射洲際導彈,是俄羅斯應對北約東擴、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依托。而配備“口徑”導彈的常規潛艇,則在局部沖突中能夠展現實戰價值,成為近海防御與遠程打擊的雙重利器。更值得關注的是,海洋多功能水下機器人系統被視為“決定海軍未來”的領域,普京將其定位為必須搶占的技術高地,凸顯俄羅斯對海軍智能化轉型的重視。
然而,雄心背后是難以回避的經濟困局。大家知道,俄羅斯經濟長期受西方制裁、以及能源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制約,2023年,俄羅斯GDP大約是2.2萬億美元,軍費開支雖維持在GDP的4%左右,但需兼顧陸軍、空天軍等多軍種的需求。俄海軍發展需要大量軍費,比如單艘“北風之神-A”造價大約20億美元,4艘后續艦就需要80億美元;9艘677 型常規潛艇與水下機器人研發,更是一筆持續投入。
六年列裝9艘核潛艇的“成績單”,是依賴于俄對國防工業的集中投入,但這種“傾囊建設”難以為繼。現在,能源出口仍是俄羅斯經濟支柱,而國際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又讓俄軍費的持續性存在疑問。更關鍵的是,現代化艦隊不僅需要裝備建造,還需配套的維護體系、人員培訓和基地建設,這些“隱性成本”同樣考驗經濟耐力。
普京的海軍現代化計劃,既是對俄羅斯海軍地位下滑的應激反應,也是大國戰略的必然選擇。但戰略訴求與經濟實力的落差,讓這場“水下雄心”的實現充滿變量。如何在有限經濟條件下實現宏偉的海軍現代化目標,將是俄羅斯未來面臨的重大課題,也將深刻影響全球海軍力量格局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