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初代“歌王”胡海泉回歸《歌手》,選擇了一首《愛河》作為揭榜曲目。備采時,胡海泉毫不吝嗇的表達了自己對詞作的欣賞;演出時,胡海泉娓娓道來的彈唱,將馬懿筆下的詩意畫面徐徐展開,用全新的編曲演繹這首歌,也讓《愛河》這首獨立音樂作品走進了更廣闊的大眾視野。
其實,這并不是《愛河》第一次亮相綜藝舞臺。就在上周六的騰訊視頻《讓我來唱》節目中,來自大涼山的彝族姑娘、全國十強選手吉木金鑠,就用60秒的純凈清唱重新詮釋了《愛河》。她空靈的嗓音與原版的復古韻味截然不同,卻同樣直擊人心。有趣的是,翻看她的抖音賬號,最熱門的內容就是她6月底翻唱《愛河》片段的視頻,獲得了78.8W的點贊,熱度頗高。可以看到,無論是在短視頻平臺、還是綜藝節目的舞臺上,這首收錄于ZaZaZsu去年12月發行的專輯《第一千夜》中的單曲,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為國民級熱單。
時間倒回2024年9月,初秋的郎園Station正在舉辦FECHOES未來回聲音樂藝術節(回顧:),參演的ZaZaZsu樂隊興奮的告訴音樂財經(ID: musicbusiness)編輯部,他們正全力籌備新專輯,每天都在創作的快樂與痛苦中來回橫跳。彼時的馬懿堅定的告訴編輯部,“專輯9月份就能和大家見面”,誰知道又繼續“難產”了三個月,直到12月才打磨完成并最終發布。那時候,誰也沒想到《愛河》會在半年后掀起如此巨大的聲浪。
2025年盛夏,我們再次來到郎園Station。蟬鳴聲中,草臺回聲會議室的門被輕輕推開,馬懿和程錦遠拎著面包走進來,仿佛外界的喧囂與他們無關。褪去舞臺上的復古裝扮,馬懿戴著白色漁夫帽,穿了一條簡潔的黑色長裙素顏前來。她笑著說:“我六月份的時候就計劃七八月要休假寫一篇長篇小說,結果現在每天都要排練”,程錦遠則在一旁補充道,“因為最近有演出,我們在做唱作訓練”。
面對《愛河》突如其來的爆紅,馬懿和程錦遠看得很淡,表示還是希望將重心放在創作上,馬懿打趣地說道,“入行8年,我們已經被PUA得很好了”,叮砰音樂廠牌的主理人杜凱則將他們的成功歸結于多年的沉淀:“他們的作品能兼具朗朗上口和經典懷舊質感,并非靈感迸發的朝夕之功,實在是經年累月學習沉淀后溢出的厚積薄發的碩果。”
草臺回聲創始人戈非難掩興奮,他拿著手機詳細展示著《愛河》在各個平臺的數據曲線,不厭其煩地解讀每一個關鍵節點的突破。“這次的經歷給我們上了一課,它證明了獨立音樂只要找到合適的營銷方式,同樣能夠獲得大眾市場的認可。”
簽約叮砰音樂廠牌,做當代的復古流行
2023年5月31日,草臺回聲正式成立爵士廠牌“叮砰音樂”,由Mr. Miss組合的杜凱擔任廠牌主理人。在發布會上,廠牌首批簽約的三組藝人也正式亮相,ZaZaZsu便是叮砰音樂廠牌成立后的第一批簽約藝人,也是杜凱一力推薦過來的藝人。
在北大校園的音樂社團里,ZaZaZsu與Mr. Miss就已結下深厚友誼,多年來在音樂理念上相互滋養。杜凱分享道:“因為私交很好,多年來我一直把在Mr. Miss的創作和制作中遇到的經驗和教訓及時與他們分享討論,我們都有把經典流行音樂研究翻新的想法。”這份默契讓ZaZaZsu簽約叮砰音樂廠牌顯得水到渠成。
在杜凱眼中,程錦遠具有扎實的作曲和制作功力,且不斷自我挑戰,非常用功地吸收各個年代音樂的精華化為己用。馬懿從文學研究到創作的多年積累,讓她對文字的錘煉有著近乎潔癖的嚴格自我要求,并能從經典文學中獲取諸多靈感刺激。
其實,ZaZaZsu并不是完全的新人,樂隊自2018年起已陸續發行過數張EP和專輯,也在獨立音樂圈積累了一些名氣,但簽約新廠牌后,重新確立音樂定位仍是首要課題。
“大家的理念一拍即合,這種復古流行音樂的概念在與非哥的共同討論中逐漸成熟落地,經過更頻繁的日常探討和叮砰音樂定期的詞曲訓練營的積累,我們在互相學習中甚至總結出了具體的訓練方法。”杜凱繼續分享道。戈非回憶道:“和杜凱、樂隊成員開了無數次會議,反復討論方向。”最終,團隊達成共識,要堅持復古流行路線,但必須注入更鮮明的當代氣息,讓人們看到當代的創作者們在表達什么。
“《我比風年輕》是專輯里最早完成的作品,”戈非向音樂財經透露,“這首歌就像一個關鍵錨點,為整張專輯奠定了基調。”在他眼中,馬懿獨特的絲絨質感聲線與程錦遠兼具藝術性與流行度的創作相得益彰,讓專輯的創作脈絡逐漸清晰。“就像玩拼圖,找準定位后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因此,對ZaZaZsu而言,《第一千夜》不僅是樂隊沉淀多年的心血之作,更是簽約新東家后交出的首份答卷。
當《第一千夜》最終完成時,戈非難掩興奮。這位深耕音樂行業多年的資深從業者敏銳地意識到,這張專輯在當下流行音樂工業中的獨特價值。“我相信任何一個真正懂音樂的人,都會被這張專輯打動。”帶著這樣的信心,如何將這張精心打磨的作品推向更廣闊的舞臺,成為戈非的下一個工作重心。
從日播兩萬到百萬:解碼《愛河》破圈
推廣的第一步從專業圈層開始。草臺回聲為《第一千夜》精心策劃了試聽會,邀請了眾多樂評人、行業從業者前來聆聽,點對點的進行推廣。其次就是參與一些播客節目的錄制,譬如,在元旦之后,ZaZaZsu去了張有待老師的黑膠工作室錄制了黑膠對談節目、也在ZaZaZsu的工作室與子非魚錄制播客等等。
然而要想深度推廣,僅僅在專業圈層是不夠的,在反復聆聽整張專輯后,戈非敏銳地鎖定了《愛河》和《雨后的哲學家》作為主打推廣曲目。戈非表示,“特別是《愛河》,demo階段就展現出驚人的傳播潛力,聽兩三遍就能跟著哼唱,旋律簡約卻不失深度,歌詞有記憶點又充滿意境。”
于是《愛河》推廣的第二階段,戈非嘗試了網易云音樂的“養歌套餐”,效果卻出乎意料,《愛河》的日播量很快突破兩三萬,第一個小高峰甚至達到六七萬,之后日播量便穩定在兩萬左右。這個成績讓戈非既驚喜又困惑,他咨詢了多家營銷公司,詢問這個階段是否要追加投入做點營銷?然而,幾家專業營銷公司都給出了保守意見。他們認為這首歌偏爵士比較小眾,受眾有限,日播幾萬已經很不錯,沒必要再繼續做。
但戈非堅信《愛河》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情人節期間,他決定要進行第三階段推廣。在被營銷公司拒絕后,戈非選擇了以“投遞行活兒”的形式與一家熱歌公司合作,在抖音投放數十個粉絲量從幾十萬到百萬不等的賬號進行推廣。雖然單個視頻點贊多在幾千徘徊,未達爆款級別,但在網易云的播放量卻有了提升,打破了《愛河》之前維持在兩萬日播的水平。
隨后,團隊開始嘗試更靈活的推廣方式。戈非注意到翻唱視頻開始自發涌現,便立即組織公司藝人進行示范性翻唱。效果令人振奮,戈非總結道:“《愛河》展現出‘給點陽光就燦爛’的特質,每次推廣動作都能帶來明顯的流量提升。”
因此第四階段團隊開始集中發力翻唱推廣。除內部藝人外,還聯系了多位抖音博主進行翻唱,盡管這一階段《愛河》仍未迎來爆發式增長,但一系列組合拳下來,《愛河》已經進入了更大的流量池。到了4月中下旬,數據開始呈現裂變態勢:網易云音樂的日播量攀升至七八萬,偶爾甚至突破十萬大關。包括QQ音樂的“音樂推”等營銷加磅,讓《愛河》逐漸突破更大圈層,從實時收聽幾百人到現在的5000+,難得的是歌曲的評論口碑幾乎是壓倒性的好評。
轉折來得猝不及防。幾乎一夜之間,各大平臺、熱歌公司紛紛拋來合作橄欖枝。這一刻,戈非確信:《愛河》已經突破了最初的圈層限制,即將面對更多的聽眾。面對突如其來的熱度,他們最終選擇與抖音深度合作,將這首歌推向更廣闊的大眾市場。
2025年「看見音樂計劃」年中行業論壇上,抖音音樂內容運營負責人李權用一組數據勾勒出《愛河》在抖音的爆發軌跡:上線兩個月即達成超100萬播放、平臺內累計收獲45萬+紅心支持;用戶自發投稿量超160萬,播放量累計突破38億;連續14天霸榜抖音熱歌榜TOP1,并成功登榜多個流媒體平臺熱榜......
如今,《愛河》的全網日播量已穩定在百萬級別,占據過QQ音樂飆升榜、熱歌榜前列,登陸網易云飆升榜、熱歌榜等各大榜單百次以上,更一度登頂抖音音樂榜榜首。從日播兩萬到如今的日播百萬,這一數字躍遷的背后,完整呈現了一個獨立樂隊如何憑借優質音樂內容與精準傳播策略實現破圈的經典案例。
ZaZaZsu的2.0時代:記錄生命中的心動
《愛河》的旋律像一杯精心調制的雞尾酒——復古流行的基底里,調和了爵士的慵懶、民謠的敘事感、鄉村音樂的質樸,甚至還有福音歌的靈性。60年代黑人音樂的高律動性在歌曲中若隱若現,而細聽之下,電子音效的微妙點綴又讓整首歌多了一層現代感。這種新舊交融的聽感,像是從一臺老式唱片機里傳出的未來之聲,既讓人想起黃金年代的經典,又帶著當下的新鮮氣息。
《愛河》的敘事節奏并不急于抓住聽眾的耳朵,而是像小火慢燉的湯,一點點浸潤聽者的情緒。這種耐心和恒心,在如今快節奏的音樂市場里顯得尤為珍貴。然而,正是這種“慢”,反而讓它在短視頻的快速消費環境中脫穎而出——旋律簡潔但層次豐富,歌詞意象鮮明但留白足夠,使得它既能適配15秒的情緒切片,也能在完整聆聽時帶來更深的共鳴。
這首歌的創作背后,是兩位音樂人多年藝術積淀與獨特教育背景的完美融合。主唱兼作詞馬懿畢業于北大中文系,系統的文學訓練賦予她獨特的文字敏感度。鍵盤兼作曲程錦遠則來自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在保研成功后毅然選擇休學成為全職音樂人。程錦遠表示,“北大教會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有敢于突破框架的勇氣”。在北大的社團里,他第一次接觸到復古黑人音樂,那種跨越時代的韻律感令他著迷,也正是北大的這種開放包容的環境,孕育了ZaZaZsu獨特的創作氣質。
行至第8年,ZaZaZsu的創作也從描寫愛情中的心動轉變為尋找生命中的心動。譬如《愛河》中“如果晚霞繞過火車等著 戀人就能猜完彼此情話”這句歌詞,就是馬懿在創作的時候,想到了小時候看的年代劇,站臺總是承載著太多欲言又止的離別。在那個含蓄的年代,人們不像現在這樣,一個沖動的夜晚就能用微信表白。那時候,多少未說出口的話都留在了站臺上:異地情侶的告別,父母送子女遠行的叮嚀,外出打工者的牽掛......
馬懿想,如果火車能晚點開走,那些憋到最后一刻的心意是不是就能說出口?但火車幾乎是世界上最守時的存在,時刻表也不會為誰改變。于是有了“如果晚霞繞過火車等著”這個意象,既然火車不能等待,那就讓晚霞來等待吧。
“如果最相愛的才能去天涯 你會不會和我一起看浪花躍下”這句歌詞蘊含兩個意象。首先是“天涯海角”的典故:在愛情里,能夠一起走到天涯海角就是最深的承諾。其次,是去年參加朋友的巴厘島懸崖婚禮時,晚霞中的場景給了馬懿靈感:站在高高的懸崖上,看著海浪不斷拍打礁石,那種永恒的感覺讓馬懿想到,真正相愛的兩個人站在天涯眺望時,其實已經不需要言語的承諾。當你們一起看過浪花躍下時,所有的誓言都已化作默契,這種情感的深度,不是靠問“你愿不愿意陪我去天涯海角”,而是當你們真的走到了那里,相視一笑時自然明白的。
更有趣的是,《愛河》的誕生源于兩人的創作訓練。馬懿分享道:“我們有個特別的練習方式:程錦遠會先給個曲,然后我來填詞。這種訓練能幫我們突破創作瓶頸,讓創作的感覺重新流動起來。”在一次文學訓練營中,她偶然寫下“誰生來要做智者,我偏要入愛河”這兩句充滿叛逆意味的詞,雖然當時被擱置了,卻在一年后成為了《愛河》的創作種子。
當馬懿給程錦遠發去《愛河》的第一版歌詞時,程錦遠發現馬懿并沒有完全遵循原曲(一首英文歌)的節奏和結構。馬懿的填詞更注重文學性的表達,而不是嚴格對應英文原版的韻律。這種“不按套路出牌”反而給了程錦遠更大的創作空間。“如果完全按照原曲的節奏來,我可能只會寫出一首中文填詞的英文歌而已。但正是歌詞與原曲之間的那些微妙出入,讓我能夠重新調整順序,真正創作出一首全新的作品。”程錦遠將歌詞擱置了半年,最終只花了20分鐘就完成了作曲。他解釋道,“當我逐漸淡忘原曲的旋律后,創作的過程反而變得異常順暢,自然而然就流動出來了。”
在專輯制作過程中,樂隊曾對《在意》和《雨后的哲學家》寄予厚望。“從制作規模就能看出我們的偏愛,”馬懿坦言,程錦遠則幽默地補充:“《在意》的曲子我自認為無懈可擊,結果卻沒人‘在意’。”這番自嘲背后,正是音樂人在創作中總要面對的難題。
《愛河》火了,一個難能可貴的雙贏案例
馬懿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愛河》的火爆,源自父母的意外發現。在長沙旅游時,這對很少聽ZaZaZsu歌曲的父母竟在火鍋店聽到了《愛河》,當即興奮地給女兒發去消息。這個溫馨的巧合,成為馬懿記憶中歌曲走紅的第一個明確信號。
后來則是馬懿在端午假期參加朋友婚禮時,在After party上被邀請演唱這首歌。“那時候正趕上婚禮旺季,很多新人都在用這首歌。”本來以為只是助興,沒想到臺下居然有賓客是這首歌的忠實聽眾。“那是我第一次在非livehouse的場合,遇到陌生人聽過我的歌,所以我印象很深刻。”最意外的是婚禮攝像師,后來他告訴馬懿,知道晚上有人要唱《愛河》,但沒想到會是原唱來唱,并表示現在做婚慶的沒有不知道這首歌的。
不止是婚慶,牛喝水、村子里拆遷,甚至是西藏轉山的視頻都在用《愛河》;程錦遠刷到的版本更為多元:有R&B改編版、新疆少數民族語言演唱版......是的,《愛河》徹底火了。
《愛河》走紅后,外界的贊譽反而成了馬懿的負擔,“當人們開始期待‘你應該寫出什么樣的歌’時,這種期待就會異化創作本身。我的創作原則一直是流動的,如果下次寫作時總想著要寫出好東西,那就背離了初心。”《愛河》的走紅也給樂隊提了個醒,不僅是批評會帶來異化,贊美同樣可能成為枷鎖。
馬懿和程錦遠明白,復制爆款歌曲幾乎不可能,因此回歸創作本真才是至關重要的。程錦遠表示,“一首歌能走紅,往往是因為它與時代產生了深刻共鳴。這不單是詞曲編錄的問題,更是作品與當下世界、與人群、甚至與傳播渠道的深度連接。”對創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復制某個成功模式,而是保持與世界的真實連接。這種連接,或許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創作密碼。
從《愛河》在抖音的出圈到登上國民級音樂競技舞臺《歌手》,這條跨越式的成長軌跡讓我們意識到:即便在算法與流量主導的時代,真誠的音樂表達依然能夠穿越喧囂,抵達聽眾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ZaZaZsu的成功絕非偶然,它為當代獨立音樂人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范本:《愛河》現象級的走紅,本質上是音樂人專注藝術創作與經紀公司深耕營銷策略完美配合的結果。馬懿和程錦遠堅守音樂本真,用扎實的作品說話;而叮砰音樂廠牌則通過持續的市場洞察、階段性推廣策略的精準實施,在關鍵傳播節點實現突破,最終將這首優質作品推向更廣闊的大眾視野。正是這種藝術性與商業性的良性互動,成就了《愛河》這個難能可貴的雙贏案例。
撰文:劉蒙蒙 / 編輯:安然一
排版:河清 / 審核:容容
閱讀往期熱文
音樂節丨FECHOES的第一年:用音樂、藝術和創想力造“夢”
沙龍 | 樂夏之后,我們與Mr. Miss談談音樂與生活
【音樂財經】 入駐第三方平臺
騰訊新聞丨網易財經|36Kr|新浪財經
今日頭條 |百度百家| 搜狐
知乎 | 虎嗅網 | 文旅中國|界面
《音樂周報》-《音樂財經》專版
微博(4.7萬訂閱) | 抖音(18萬訂閱)|小紅書(2000訂閱)
官網網站:www.livemusichina.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