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有點忙,7月22日,他高調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達成貿易協議,宣稱這是“歷史性勝利”。
可翻開協議內容,卻讓人大跌眼鏡,美國對菲律賓和印尼商品征收19%的關稅,這兩個東南亞國家卻要對美國商品敞開大門,零關稅,更夸張的是日本,不僅要接受15%的關稅,還得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然而,這些表面勝利的背后,特朗普政府正被三個接踵而至的壞消息壓得喘不過氣,特朗普的政客們不得不承認這場對華貿易戰,恐怕打不下去了。
關稅壁壘遭現實打擊
特朗普的貿易戰剛遭遇致命一擊,5月底,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作出裁決,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非法,并直言這是總統越權,下令立即撤銷并永久禁止實施。
這一裁決如同在美國貿易政策的地基上引爆了一顆炸彈,特朗普團隊精心打造的“關稅長城”還沒完工就出現了巨大裂縫。
而且關稅大刀還砍在了自己身上,美國相關數據顯示,美國目前物價上漲嚴重,導致普通美國家庭年支出增加約1200美元,美企同樣面臨成本壓力,不得不“降本增效”,導致裁員潮涌現。
當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慶祝“關稅勝利”時,美國中西部的農民正面對滯銷的大豆,收入驟降,農業破產案件激增。
雪上加霜的是,中美即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三輪高層經貿會談,這場定于7月27日至30日的談判,本應聚焦關稅問題,但美國財長貝森特突然拋出個新議題,要求中國停止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
美方甚至威脅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征收高達100%的“二級關稅”,這種將貿易問題與地緣政治捆綁的做法,可見美國在談判桌上已經拿不出像樣的籌碼了。
盟友轉向
就在特朗普為關稅戰焦頭爛額之際,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踏上訪華之旅,特朗普政府曾威脅對歐盟設定更高關稅,結果卻適得其反。
原先主張與美國迅速達成協議的德國突然轉向強硬,一名德國官員甚至喊出“如果美國人想要戰爭,就會得到戰爭”。
并且歐盟已經準備了三波反制措施,第一波將于8月6日啟動,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若談判破裂,第二波將瞄準包括波音飛機在內的720億美國商品。
更令美國擔憂的是第三波預案,首次將數字服務和在線廣告納入制裁范圍,歐盟的步步緊逼,讓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陷入空前孤立。
美國的尷尬處境
美國貿易困境在國際輿論場也被無情曝光,曾獲普利策獎的英國資深記者安德魯·布朗近日在訪談中直言:在關稅大戰上,中方“全面壓制”了特朗普政府。
“美國完全低估了中國的能力,”布朗點破要害,“盡管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戰初期自信滿滿,但中國面對關稅威脅沒有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對抗,最終在關稅、稀土和供應鏈戰線上全面壓制了特朗普政府。”
更讓美國難堪的是金磚國家的動向,在最近的金磚國家會議上,巴西、印度等國同意擴大人民幣結算范圍,從數據來看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貿易支付中的占比從2024年的2.8%升至3.5%。
與此同時,印度繼續從俄羅斯進口打折石油,用實際行動拒絕美國的要求,這些舉動如同在國際貿易棋盤上,一步步將美國的軍。
美國如今的現象,都在訴說一個現實: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若失去中國市場,美國企業將難以在全球范圍內保持競爭力。
貿易戰沒有贏家,但美國的損失賬單正變得越來越長,當歐盟、金磚國家和美國企業都在繞開美國尋找生存之道時,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能揮舞多久?
參考資料:
歐盟擬對美祭第三輪關稅反制措施,“‘彈藥’見底,服務業‘上桌’” 觀察者網2025-07-18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權下令 “對等關稅”違法無效 5月2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