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泰山的歌》歌曲集新書發布會在泰安市文藝之家召開。這部歷時數年編纂的歌曲集,是對泰山音樂文化的一次系統梳理,填補了泰安民歌藝術典籍的空白,也為巍巍泰山注入了新的時代回響。
一部關于泰山音樂的百科全書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泰山的歌》歌曲集由泰安市音協經年累月、精心編纂,分為“泰山的歌”“泰安的歌”“泰安人寫的歌”三部分。其收集的歌曲跨越年代久遠,涵蓋面積廣、形式多樣,是一部泰山歌曲集大成的書。
泰安市音協主席米建平在介紹《泰山的歌》歌曲集成書過程時表示,多年來,從國內著名詞曲作者到本地創作者,泰山相關的原創歌曲創作從未停歇。為了讓這些承載著泰山記憶的歌曲得以系統留存,市音協成立《泰山的歌》創作委員會,聚才引智,賡續薪火。
“這部歌曲集收錄了600余首作品,既有國家級、省級音樂類非遺傳承人的珍貴音視頻資料,也有抗戰時期的紅色民謠。既有《泰山挑山工》《泰山吟》等彰顯泰山精神的經典之作,也有《和諧巖莊幸福家園》《肥桃熟了》等扎根鄉土的時代新歌。”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孫黎說,這是一部關于泰山音樂的百科全書。
兼具藝術價值與時代價值
用樸素的音符描摹泰山的巍峨,以滾燙的旋律禮贊家國的遼闊。“《泰山的歌》這部歌曲集的誕生,凝聚著眾多詞曲作家的深情與心血。在創作中,我們力求用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音樂語言,展現泰山的自然奇觀與深邃的人文底蘊,歌頌心懷家國的赤子情懷。”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副教授、泰安市音樂家協會音樂創作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先瑞坦言。
翻開《泰山的歌》歌曲集目錄,一首首以泰山為主題的歌曲映入眼簾。收錄作品中,38首作品斬獲全國、省級大獎,《泰山之戀》獲全國原創詞曲一等獎,《泰山挑山工》躋身全國文聯100強作品,17首作品登上央視等國家級平臺。
絲竹與管弦交織,淺吟與高唱錯落,《泰山的歌》歌曲集全景式地再現了泰山音樂的藝術風貌。作為《泰山的歌》歌曲集的一名見證者和參與者,山東農業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賈鵬感到自豪和驕傲,“我們要把《泰山的歌》在校園中傳唱開來,讓更多的青年學子聆聽《泰山的歌》,熱愛泰山、熱愛泰安,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的歌》歌曲集創新采用“紙質書+音視頻二維碼”形式,公眾掃碼即可聆聽《泰山泉鄉王林坡》的鄉音、觀看《旗袍頌》的亞洲衛視直播影像,讓紙上的音符化為耳畔的共鳴。
推動“泰安好聲音”走向廣闊舞臺
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宋春燕表示,《泰山的歌》歌曲集作為“齊魯文藝高峰計劃”重點項目,是泰安音樂界的一次成果總結,更是我省音樂事業傳承創新的生動縮影。
“這部歌曲集具備覆蓋面廣、質量過硬、形式創新三個鮮明特點。”宋春燕說,省音協將與泰安加強合作,將《泰山的歌》歌曲集納入全省音樂資料庫,支持優秀作品在全省展演,組織省內音樂家赴泰安采風,促進音樂藝術碰撞,通過培訓班、創作營等形式,助力泰安培養更多青年音樂骨干。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文藝事業發展。《泰山的歌》歌曲集是泰安文藝工作者踐行“六位一體頌泰山,藝聯八方興泰安”目標的生動實踐。我市將利用各類媒體平臺擴大歌曲集影響力,策劃開展專場音樂會、基層巡演,鼓勵創作創新,圍繞泰山文化、時代精神,創作出更多接地氣、有溫度的能代表泰山精神、反映泰安發展的音樂精品,為泰安高質量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望岳新聞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系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