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女網紅阿茹詹·艾別科娃,在中國拍攝的一系列惡搞視頻引發軒然大波。
她以“測試路人反應”為名,在街頭和地鐵上隨機牽手、摸腿騷擾陌生男性,甚至誣陷無辜路人“偷手機”。這些視頻上傳至社交媒體后播放量迅速破百萬,卻因嚴重冒犯他人、惡意抹黑形象而遭到中外網友的強烈譴責。
最終,她在回國后被阿拉木圖警方傳喚,并公開道歉。
阿茹詹年僅19歲,卻憑借一系列“社會實驗”視頻在INS上積累了超百萬粉絲。
她慣用的手法是在公共場所與陌生男性進行“互動”,包括突然牽手、搭肩甚至摟抱,然后觀察對方反應。
在哈薩克斯坦拍攝的視頻中,有男性會愣住,也有人笑著配合她完成所謂的“實驗”,讓她因此收獲了巨大的流量。
她的粉絲群體甚至將這些視頻當作“玩笑”和“無傷大雅的調侃”,對這種“測試”樂此不疲。
然而,這種以侵犯他人邊界為噱頭的內容,本質上已經游走在倫理的邊緣。
正當她在哈薩克斯坦積累了足夠的話題度后,她決定“挑戰”更多國家的路人。
這一次她盯上了中國……
來到中國后,阿茹詹延續了以往套路,在地鐵和大街上隨機牽手甚至摸陌生男性的大腿,希望捕捉出“別樣的反應”。
在這些視頻的評論區,不少外國網友對中國男性的反應感到驚訝。
與她在其他國家拍攝的“測試”相比,中國男性面對突然的肢體接觸顯得更加克制,不僅沒有“貼上去”,反而迅速掙脫、保持距離。
她的第一站選在一條熱鬧的步行街。
鏡頭前,她穿梭在人群中,盯著毫無防備的路人,突然伸手去牽陌生男生的手,像在扮演一出尷尬的“街頭情侶秀”。
一個拎著購物袋的男生成了第一個目標。感到手被陌生人碰到,他立刻條件反射般地后退,眼神里滿是戒備。等他看清是個陌生女孩,表情不僅沒有放松,反而更僵硬,仿佛遭到了冒犯。
她又看中了下一個路人,毫不猶豫地上前拉住他的胳膊。
男生先是被嚇得一愣,隨后立刻甩開手,像避開一個莫名其妙的麻煩。
這樣的情景不斷重復。她一次又一次試探,卻換來一張張冷漠甚至厭煩的表情。中國男生的本能反應不是迎合,而是迅速拉開距離,這讓她的“測試”變得格外尷尬。
她并沒有收手,反而把“惡搞”升級到了地鐵這種公共空間。
鏡頭里,她毫無顧忌地將手搭在一名陌生男生的大腿上。男生明顯愣住了,表情里滿是不可思議,甚至有些慌張,僵硬得一動不敢動,似乎以為這只是一次無意的觸碰。
可她并未就此罷手,反而順勢挽住他的胳膊。男生顯然被嚇得不輕,呼吸急促,臉色微微發紅,整個人僵硬到無法回應。面對這樣明顯的拒絕信號,她卻仍舊執意“玩下去”,仿佛別人的感受毫不重要。
她又挑中了另一位年輕男生,重復同樣的動作。
起初,男生還以為是意外,忍著沒有反應。
可當那只手在他腿上來回游移時,他才意識到這是刻意的騷擾,卻因為社交尷尬選擇沉默。
直到她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他的臉漲得通紅,卻依舊無奈忍耐。
這些片段讓人看得愈發不適。
其他被她“測試”的男生也反應類似:有人直接推開她的手,有人面露厭煩,甚至還有人當場黑臉。但她依舊像是在尋找下一個獵物般毫無顧忌。
有人調侃,“中國男生竟然這么純情”,更多人則認為,這是對邊界感的尊重與社會禮儀的體現。
阿茹詹原本以為,中國男性會因“男女比例失衡”而顯得“熱情”,但視頻中的真實場景卻徹底顛覆了她的預設:無論是在地鐵里被陌生女子觸碰大腿,還是在大街上被突然牽手,大部分人表現出本能的拒絕和警惕。
這種克制,恰恰讓中國男性在網友眼中“上了大分”。
在另一些外網評論區,有很多哈薩克斯坦的女性在評論區下留言說:如果換作是其他國家的男性,那么他們會直接把女性拉到漆黑的角落里。不是說中國的男性都很缺女性嗎?這種表現和她們的預想,有很大出入,但是這個網紅發了很多段視頻,看得多了,也就逐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這種“冷靜”不僅被視作禮貌,也讓更多外國人對中國社會的安全感有了新認識。
然而更過分的來了,接下來她還把“實驗”升級為街頭偷手機的栽贓鬧劇,挑戰道德與法律的底線……
在地鐵和街頭收效甚微后,她又把“實驗”搬進了一家零食店。
視頻里,她叫來一名年輕的女店員,看起來像剛步入社會的學生模樣。
當著店員的面,她假裝無意間拿起同伴的手機,然后趁店員不備,悄悄將手機塞進她的口袋。
隨后,她故作驚訝地指認——“就是她偷的!”這一連串舉動讓店員愣在原地,眼神里滿是錯愕和不解。
這種行為早已超出了惡作劇的范疇,徹頭徹尾是惡意栽贓。如果遇到性格強硬的人,這樣的挑釁很可能當場引發沖突。
更夸張的是,她在馬路上又上演了同樣的套路,這次誣陷的目標是一位和男朋友結伴的女孩。盡管女孩當場辯解,洋網紅依然一口咬定,氣氛一度劍拔弩張。
在公共場合牽手、摸腿或許還可以被視為尷尬的“惡作劇”,但無端指控他人偷竊已經觸碰到法律與道德的底線。只是她運氣好,遇到的路人都相對冷靜,沒有與她計較,但她卻仍舊得意洋洋地將視頻上傳,擺出一副“別人開不起玩笑”的姿態。
即便是在她的粉絲群體中,也有不少人對這樣的內容感到不齒,有人批評她素質低下,也有人質疑她到底想制造什么樣的“娛樂效果”。
這類“社會實驗”或“整蠱視頻”常以“好玩”為借口,卻實際上踩在道德與法律的灰線。律師指出,阿茹詹的行為已涉嫌侵犯他人權益:隨機肢體接觸可能構成性騷擾,誣陷路人更可能觸及誹謗甚至尋釁滋事。
更讓人不齒的是,這些視頻被她包裝成“觀察中國社會”的實驗,并上傳到海外社交平臺,供人取笑、制造輿論偏見。部分外國網友驚嘆于中國路人的冷靜,但更多聲音譴責她的無禮與無下限。
在國內輿論看來,這不僅是一次惡搞,而是對他人尊嚴的踐踏,對公共秩序的挑釁。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中國歡迎朋友,但不歡迎垃圾。”
隨著輿論發酵,阿茹詹的行為迅速引起關注。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她刪除了大部分視頻。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23日報道稱,阿茹詹已被阿拉木圖警方傳喚,并接受訓誡。在談話中,她向被騷擾的中國路人道歉,并承諾今后會更加謹慎。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對“洋網紅”來華拍攝的討論。很多博主本意是展示中國風土人情,但也有少數人為了博眼球,不惜制造沖突、消費中國人的善意。對此,越來越多的聲音呼吁建立入境“黑名單”機制,對嚴重惡搞、挑事的外國游客采取限制措施。
這起事件揭示出一個殘酷的現實:在流量邏輯的驅動下,一些博主的行為已經突破道德底線,甚至違法。娛樂不能建立在他人不適與恐懼的基礎上,更不能肆意詆毀他國形象。
事實上,中國路人面對騷擾與誣陷表現出的克制與理性,反而彰顯了社會秩序的力量。但這種“冷靜”不該被誤解為任人欺負。正如網友所言:“我們的善良,是用來迎接真誠的交流,不是讓人隨意拿來取笑的。”
感 謝 閱 讀 ?? 歡 迎 分 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