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午,由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時代報告雜志社共同主辦的“百名作家進句容·看鎮江”暨奔流文學院第22期作家研修班開班儀式在江蘇省鎮江句容市曙光國際大酒店舉行。
河南省文學院院長、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張曉雪,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茂龍,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長、時代報告雜志社社長張富領,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時代報告雜志社常務副總編輯鄭旺盛,宿遷市文聯副主席、作家協會主席孟獻國,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副秘書長余義偉,鎮江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錢俊梅,中州建設雜志社總編輯李蘋,時代報告雜志社副總編輯張華征,奔流運營總監梅蘭君,黃河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何暉,河南省新時代書畫院執行院長孟琦,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120多名作家、創作者等共同出席了開班儀式。時代報告雜志社總編輯孟玉玲擔任主持。
錢俊梅副主席首先介紹了鎮江市的經濟文化發展情況,結合自己創作報告文學作品的切身體悟,她談到,文學創作要捕捉時代浪潮中的人文精神,希望各地的創作者和學員們能近距離的了解鎮江,通過實地采風、深度訪談等方式,建立與鎮江的情感聯結,從普通市民的衣食住行、市井街巷的煙火氣息中發現創作素材,用手中的筆生動描繪鎮江的美好畫卷。
張茂龍副會長在致辭中深刻指出,本次研修班活動匯聚了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創作領域的優秀作家,既為基層作家提供了交流互鑒的平臺,更為新生代創作者搭建了觸摸文學的階梯,彰顯了文學扎根現實沃土的創新實踐。希望文學創作者們堅守夢想,以筆為犁,深耕時代土壤,讓文學創作與基層脈搏同頻共振,展現出新時代作家堅守人民立場、勇攀藝術高峰的使命擔當。
張富領社長回顧了奔流文學院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他在講話中強調,文學的生命力在于真實,在于獨特,在于對時代的回應。奔流文學院始終扎根基層,關注現實,此次作家研修班再次走進江蘇,既是蘇豫兩省的一場文學的奔赴,也是一次深度的文化的交融,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用筆觸記錄時代變遷,用文字傳遞人民心聲,創作出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讓新時代的文學事業在交流與創新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張曉雪院長在講話中表示,文學是文旅融合的橋梁,作家是文化IP的“筑夢人”。當前,蘇豫兩省都在致力于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讓文化“活”起來、讓旅游“熱”起來。期待廣大文學創作者們用腳步丈量鎮江的山水人文,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學交流活動,建立河南與江蘇作家常態化的文學交流機制,推動兩地文化資源互通、創作經驗共享,讓文學成為省域合作的“黏合劑”、文化共興的“催化劑”,讓南北文學在互學互鑒中共同攀登高峰,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文學力量。
隨后,第七屆奔流年度文學獎頒獎儀式正式開始,孟玉玲總編輯宣讀了獲獎名單,15位獲獎作家代表依次上臺領獎。本次頒獎共評出了10位分別在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題材中獲獎的作家,兩個優秀組織獎,以及7位新秀獎。
獲獎作家代表余義偉分享了自己從多年經商到追逐文學夢想的轉型經歷,他坦言:“在商海打拼了幾十年后,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奔流文學院如燈塔般照亮了我的文學之路。希望越來越多的文學愛好者加入奔流,攜手用文字記錄時代,讓文學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精神家園。”獲獎代表王飛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歷,他說:“奔流文學院為我打開了文學殿堂的大門,讓理性思維與作家的感性表達在創作中碰撞出獨特的火花。”他們真摯的發言也迎來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本次開班儀式也在熱烈的氛圍中取得圓滿成功。
接下來,奔流文學院將在句容市開啟為期一周的作家研修與采風活動,邀請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國家一級作家王旭烽,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詩歌學會常務理事汪劍釗,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散文學會會長王劍冰,中國作協會員、江蘇省第六屆紫金山文學獎、金陵文學獎獲得者、江蘇省文學院簽約作家麥豆等知名作家,為12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授課。學員們還將深入走進鎮江市的各個文化景點進行采風,近距離感受這里的精神文化風貌。
(文 李朕贇 圖 閆志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