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實景
鎮江古倉書法始創于2019年6月,始終秉持“書為心畫”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以助力中小學日常書寫提升為基礎,以傳播中國傳統美學精髓為內核,致力于讓每位學員在尋常的學習生活中,既能夯實書寫功底,又能真切體悟筆墨間蘊含的美與溫情,在筆墨浸潤中涵養審美感知,收獲心靈成長。
課堂實景
■教師簡介
張展鵬
字敏轂,祖籍江蘇鹽城。現任鎮江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成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榮譽證書
筆墨賽場外的成長與思考
?張展鵬
一年一度的江蘇青少年書法大賽已經圓滿結束,作為參賽選手的指導老師,我有幾點感悟與思考:
一、參加高質量的書法大賽很有必要。賽事的價值,離不開幾大核心支撐:專業權威的評委團隊、豐富經驗的組織保障、寬敞舒適的書寫環境,以及高效立體的媒體宣傳。唯有如此,比賽才能真正成為青少年展示水平、交流學習的平臺。
二、中小學生參賽頻率,一年兩次為宜。對中小學生而言,頻繁的書法比賽占用文化課時間,影響學業平衡;對于已經在學習書法的同學,備戰書法比賽會打亂日常訓練節奏;過多的書法比賽容易導致學生心態浮躁,拋棄經典,迎合流行。適度參賽,如一年兩次,既能保持對書法的敬畏與熱情,又能留出沉淀提升的空間。
三、賽后應迅速回歸日常和經典。本次大賽,我們用了四節課時打磨作品,對教學計劃有一定影響。對中小學生來說,書法學習的根基始終是:寫好規范字、熟練掌握生字詞、強化脫格書寫與篇章訓練、提升楷書快寫及行楷銜接能力,同時輔以書法史常識的積累。比賽作品的形式、內容、字體多由指導老師主導設計,學生未必能完全理解。例如,硬筆作品中的頓、回、折,與日常書寫差異較大。軟筆作品,我們在傳統字帖里做了調整,這些變化要告訴學生,例如濃淡、長短、疏密、斜正的處理,應是技巧、文化、審美的自然流露,不應刻意為之。
總之,指導青少年學習書法,我的理念是:硬筆書法要緊扣課堂、服務考試;軟筆書法要扎根傳統、激發興趣、自然書寫、回歸生活。
教學場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