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業報協會主辦的2025年中國行業媒體高質量發展創新案例征集活動結果于7月26日正式揭曉,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三件作品憑借鮮明的特色與顯著的傳播效果脫穎而出,分別斬獲全媒體傳播建設類、內容供給類、數字技術應用類獎項,展現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在融合發展與創新傳播中的豐碩成果。
“脫薄爭先檢閱臺”:全景展現基層法院提質增效之路
作為強化基層法院建設、助力審判現代化的重要輿論陣地,“脫薄爭先檢閱臺”專欄自2024年7月12日上線以來,以全媒體融合方式深入報道全國首批106家相對薄弱基層法院的轉型之路。報道圍繞“脫薄爭先”主題,聚焦人民法院在審判理念、機制保障、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和實際成效,累計推出三批次、35家法院的典型報道。專欄通過報紙深度稿件、思維導圖、人大代表點評、記者手記、短視頻、長海報等多種形態立體呈現基層司法工作新風貌。其中,《聽說,這家薄弱法院的變化一天一個樣兒!》在“人民法院報”微信公眾號閱讀量達4.3萬,全平臺閱讀量超10萬,“學習強國”總平臺專題集中推薦,累計覆蓋千萬級受眾,為四級法院比學趕超注入澎湃輿論動能。
“外國青年看法院”:以國際視角講好中國法治故事
以國際化視野、生動化表達向世界講述中國法治故事。該系列融媒體報道于2024年6月22日啟動,攜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依托“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邀請三位外國青年導演走進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背包法官”巡回審判、吐魯番市高昌區人民法院火焰山法庭、北京互聯網法院等特色場景,開展多語種、跨平臺報道。
該系列共推出短視頻、文圖稿件、微紀錄片、SVG交互產品等21件融媒體作品,境內全網閱讀量迅速突破3000萬;微紀錄片《火焰山下》海外單篇閱讀量即達1500萬,YouTube播放量超過7776次,點贊與分享持續攀升;系列報道落地YouTube、Facebook、TikTok、新華社客戶端等29家海內外平臺,海外網友留言“第一次看到如此高效、公正又富有人文關懷的中國司法”,展現了法治宣傳“走出去”的傳播力和感召力。
《當“馬青天”遇見正義“鮑公”》:數字技術讓法治楷模“跨時空對話”
榮獲數字技術應用類獎項的是一部融合數字人與真人的創意法治短片。這部短片在“馬錫五審判方式”創立80周年與“時代楷模”鮑衛忠去世三周年交匯之時,以“數字人+真人”虛實結合的形式,借助動畫建模、虛擬交互等AIGC技術,搭建起時空對話的敘事場域,讓兩位不同時代的法治楷模實現跨越時空的“同臺對話”。
短片聚焦“矛盾化解”“民族團結”“誠信建設”等主題,將法治精神的傳承與當代表達有機結合,是一次以科技賦能紅色法治精神傳承的新探索。短片發布后被《新華每日電訊》、人民論壇網、中國青年網等主流媒體廣泛轉發,實現破圈傳播,為紅色法治文化的數字化表達提供了新范式。
從生動展現基層法院的蝶變,到全球受眾的指尖躍動,再到AI激活的歷史回響,三項獲獎作品既展示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和國際傳播方面的積極探索,也體現了法治媒體人“深”“活”兼具講好新時代中國法治故事、服務法治進程中的使命擔當。
來源:行業報協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記者:陶羽黛 | 編輯:陶羽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