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門口的小花(攝:陳佳華)
佇立于龍鳳法庭的小院門前,路旁那株倔強破土而出的野菊,驀然讓我想起一句話:“沒有一朵花一開始就是花。”回首在龍鳳法庭擔任法官助理的這一年,我就像一粒埋在泥土里的種子,在紛繁的案件、復雜的人情世故與繁重的事務中,悄然經歷著破土、抽枝、直至綻放的蛻變。
初抵法庭,恰似一粒懵懂落入沃土的種子,滿懷憧憬卻茫然無措。第一次接待當事人、第一次做庭審記錄、第一次撰寫法律文書、第一次裝訂卷宗……無數個“第一次”鋪就了法官助理生涯的起點。
記得第一次跟隨法官組織當事人調解時,當事人激烈的爭吵聲讓我大腦一片空白,縱然法條爛熟于心,在劍拔弩張的現場也仿佛失了效用。
那一刻,理論與實踐間的巨大鴻溝如此真切,也讓我領悟:泥土,從不辜負每一粒奮力向上的種子。
在法官和同事的耐心指導下,我開始學著用“泥土”般的踏實態度澆灌成長:主動整理已結案件的卷宗,熟悉審判流程;下鄉送達時多走多問,體察鄉情民意,探尋矛盾根源;調解案件時,不再急于援引抽象的法律條文,而是先傾聽訴求,用平實語言詮釋法律真意。在一次次“跑腿”、“整理”、“記錄”的歷練中,初入職場的青澀悄然褪去,我開始懂得如何在法理與人情之間找到平衡點。
心中有夢想 奔赴遠方
然而,成長之路從非坦途,正如花朵必經風雨洗禮。在協助法官辦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時,雙方當事人積怨已久,調解數次未果,甚至在法庭上惡語相向。
最終,在法官的帶領下,歷經數輪調解,終于尋得可行方案,促成雙方達成調解。當聽到那聲真摯的“謝謝”,所有疲憊瞬間化為沉甸甸的成就感。
那一刻我深知,每一次看似艱難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沃土;唯有在困境中淬煉,才能鑄就內心的堅韌。
曾經,那個接待當事人時小心翼翼的我、做庭審記錄時戰戰兢兢的我、撰寫法律文書時無從下手的我、裝訂卷宗時手忙腳亂的我……如今的我,已在時光中悄然蛻變,已能沉穩有序地協助法官辦理各類案件。這些變化,就像花朵綻放的過程,看似絢爛,實則凝聚著無數個日夜的沉淀與堅守。
人民法庭是基層法院的“神經末梢”,是化解糾紛、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這里的案件大多是家長里短、鄰里糾紛的“小事”,但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小案”,讓我深刻體悟了司法為民的千鈞分量。每一份調解協議的達成,每一份判決書的公正作出,都在為法治社會的建設添磚加瓦。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我深知,成長之路仍在延續,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堅守,永葆司法為民初心,時刻以“如我在訴”的共情與擔當,守好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在司法實踐的沃土中,不斷汲取養分,努力綻放屬于自己的法治之花。
來源丨龍鳳法庭
作者丨陳佳華
編輯丨唐 苗 喻靖堯
美編丨喻靖堯
審核丨黃新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