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容本無可厚非,可一旦丟了常識,就只能乖乖交智商稅。
據浙江錢江頻道報道,浙江嘉興的雷先生,為了“變得更厲害”,不惜貸款31萬,在浙江嘉興一家名為天晟國際美容美發店充值,接受所謂的“私密保養”服務。女友邵女士發現后,氣得差點暈倒:“關鍵沒效果!”
更離譜的是,店方竟稱退費需按單次5000元計算,剩余14萬未消費的金額不僅退不了,反而還要倒貼錢。
“增大增粗”的誘惑,為何總有人買單?
雷先生的消費清單上,赫然列著“黃金粉”“艾灸”“前列腺保養”等項目,而最令他心動的,是店員口中“可以增大增粗,性能力更強”的承諾。一群20歲出頭的女店員,一邊替他“按摩私密部位”,一邊灌輸“腎虛”“疲勞”的焦慮,最終讓他掏空錢包,甚至背上貸款。
荒唐嗎?可類似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從“壯陽保健品”到“私密整形”,從“古法秘方”到“高科技理療”,商家深諳男性對“雄風”的執念,只需幾句曖昧暗示,就能讓人乖乖掏錢。雷先生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是“保養”還是擦邊色情?
雷先生說,每次到店都被要求充卡;店里小姑娘多,常圍著他“哥哥、哥哥”地央求“今天幫我沖任務”。邵女士則透露,那些女孩生得漂亮,給他說有效果。
對于美容院的服務,邵女士并不認可——“你們有什么權力給人家做私密處?你是干嘛的?還有色誘的成分在里面,你如果不用色誘的成分,你為什么按這個地方。”
然而,洪店長卻把矛頭一甩:“他跟店里的小姑娘聊得可曖昧了,好像還帶回家過,具體不清楚,反正人已經離職了。”
雷先生斷然否認洪店長的說法,稱自己來店里只是單純做服務。即便真和哪個姑娘有什么,也大可把錢直接塞給她,何必繞一大圈先充進店里?
據浙江錢江頻道了解,天晟國際在市區有很多分店,有的店叫健康管理,有的叫形象管理,有的叫形象護膚,每家店都是獨立的法人。
清揚君點評:
值得警惕的是,這類機構往往通過注冊“形象管理”、“健康咨詢”等擦邊球資質,將美容服務與醫療效果混為一談。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而《廣告法》也明確禁止普通商品宣稱醫療功效。但現實中,美容院通過“餐價套”“會員制”等復雜定價機制,將單次服務成本虛標至5000元,既規避了價格監管,又為后續拒不退款埋下伏筆。
這起糾紛中,商家“退費按原價計算”的霸王條款堪稱黑色幽默。當消費者發現服務無效要求退款時,才可能發現所謂的“優惠套餐”都是商家精心設計的消費陷阱。
值得深思的是,為何類似"私密保養"的荒誕劇屢禁不止?一方面,男性健康領域的市場教育長期缺失,導致部分消費者病急亂投醫;另一方面,多頭監管的現狀讓衛生、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難以形成合力。當美容院可以隨意注冊為“xx公司”,當技師培訓三天就能上崗操作“前列腺按摩”,這樣的監管真空注定會滋生亂象。
對于消費者而言,需要建立基本的科學認知:目前沒有任何權威醫學證據表明,非醫療手段能實現“增粗增大”。當遇到商家宣稱"立竿見影"的效果時,不妨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是否有醫療機構資質?是否敢在合同中明確效果承諾?是否能提供臨床驗證數據?
圖源:視頻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