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USNI在2023年9月左右放出一篇報道,說美海軍陸戰隊在夏威夷搞了個演習,主題是分布式海上作戰模式,專門針對臺海可能的情況。簡單說,他們腦補了美軍武力插手后,怎么一步步搞定局面,最終讓對方沒法繼續打,只能投降。
報道里頭,美軍計劃先搶海空控制權,然后幫臺方加強防御,再分散部署力量,擊沉所有遠洋商船,切斷經濟命脈,最后用轟炸機遠程砸工業設施。聽起來牛氣哄哄,但咱們得扒一扒這事兒的來龍去脈,看看有沒有那么簡單。
先說說背景。USNI是美國海軍相關的老牌媒體,經常發些戰略分析啥的。2023年夏威夷那個演習,是美陸戰隊在瓦胡島附近搞的,屬于他們力推的Force Design 2030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從2020年就開始了,美海軍陸戰隊想轉型,從傳統登陸戰轉向更靈活的分布式作戰,針對的就是太平洋地區的潛在對手。
報道稱,美軍設想如果臺海出事,他們得先奪取海域和空域的主導。怎么奪?靠猛砸艦艇和飛機,盡可能多擊沉擊落。美方覺得臺方武裝頂不住,所以他們必須快速介入。這步聽著直白,但實際操作起來,太平洋那么大,海空權哪那么容易搶到手。
接著,美軍計劃加強臺方的實力,特別是巷戰能力。報道提到,美軍已經把本來要給烏克蘭的肩扛式導彈,轉手以軍援名義送到臺島。目的是讓臺方利用城市地形拖時間,等美軍和可能的盟友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部隊上島。
USNI文章里說,這能把沖突拖成消耗戰,美軍分散在第一第二島鏈,避免被一鍋端。分散部署是他們分布式模式的重點,用無人艦艇當先鋒,現役力量散開藏在廣闊海區,減少損失。美海軍從2015年左右就開始推Distributed Maritime Operations(DMO),想用這種方式應對反艦導彈的威脅。
最狠的部分是針對商船和工業設施。美軍計劃大力擊沉民船和遠洋商船,堵死對外經濟通道,尤其是石油供應。
USNI報道認為,這樣經濟會崩,戰爭打不下去。最后一招,出動B-2和還在研發的B-21轟炸機,從遠距離砸導彈部隊啥的,確保美國本土安全。綜合起來,美方覺得這套組合拳能讓中方經濟癱瘓,部隊卡殼,只能認輸。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美軍確實在演習中測試過類似東西,比如2024年7月的沉船演習,他們在太平洋用空陸基反艦導彈練手,目標就是模擬擊沉船只。
不過,這事兒一出,網上議論紛紛。一些分析指出,美軍太自信了。拿海空權來說,第一島鏈內全在導彈射程里,岸基飛機也能覆蓋臺海。美航母不敢輕易進第一島鏈,更別提臺海了。F-22和F-35在性能上比不過最新改進的殲-20,美戰斗機航程有限,沒法深入護航轟炸機。B-2和B-21是亞音速,靠近了基本有去無回。擊沉商船更扯,沒有海空權怎么執行?就算真干了,也可能把事兒鬧大,引發全面對抗。
看看美軍自己的評估。2023年6月,USNI新聞發文說,Force Design 2030還在調整,需要更多資金修基礎設施。海軍報告承認,在西太平洋執行分布式作戰有難題,包括物流和工業支持。中國海軍現代化飛快,國會報告RL33153里頭說,中國軍事重點就是海軍發展,對美海軍構成最大挑戰。美方得開發新概念如Expeditionary Advanced Base Operations(EABO),讓陸戰隊在島鏈上機動,但這也得靠盟友配合。
再聊聊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亞確實參與過聯合演習,比如2023年4月的Balikatan,美菲聯合,測試新陸戰隊編成。美軍想用島鏈當跳板,但中國導彈能覆蓋日本、關島等基地。Stimson中心2024年12月報告說,中國導彈能關掉美前線空軍基地的跑道和滑行道。美軍得分散,但分散后補給難,CSBA智庫報告強調,海上物流是弱點。
X上帖子也熱鬧。有人說美軍有“Hellscape”計劃,用成千上萬無人艇、船和無人機堵臺灣海峽,給時間響應。
2024年6月,Josh Rogin在華盛頓郵報寫過這事兒,美印太司令部司令Samuel Paparo透露過。目的是讓登陸艦隊寸步難行。但也有人吐槽,中國能用導彈和空軍反制,美艦隊風險高。一些帖子提,中國策略是先發制人,快速重創美航母群。Pete Hegseth說過,美軍每場臺海戰游戲都輸給中國。
中國這邊,回應挺硬氣的。外交部和軍方多次說,不惹事但不怕事,臺海是內政,誰插手都沒好果子。海軍發展快,航母群和反艦導彈世界領先。2025年到現在,南海監視活動增加,美航母穿越海峽,中國軍機艦艇跟蹤。臺方報告,2025年上半年,中國飛機和船只活動頻繁,但沒越線。
美媒這叫囂,反映出戰略焦慮。中國經濟和軍事崛起,讓美方坐不住。分布式模式是應對,但實際打起來,變量太多。經濟封鎖擊沉商船,會傷全球貿易,美國自己也痛。石油供應斷,美國盟友也受影響。戰爭不是游戲,核風險在那擺著。
話說回來,這報道出后,引發全球討論。一些智庫如Atlantic Council 2023年11月報告,列出Force Design 2030的十大挑戰,包括預算和訓練。美陸戰隊想用HIMARS導彈系統,但得在島上機動,補給是問題。臺灣自己也在調整防御,2020年USNI新聞說,臺灣強調不對稱戰,從地雷到反艦導彈,改革預備役。
但美方計劃有漏洞。無人艇技術雖先進,但中國有電子戰和反無人系統。分散部署聽好,但協調難,通信易被干擾。中國海軍報告顯示,潛艇和水面艦艇數量多,能反制。美軍2024年2月測試新登陸船,但還是實驗階段。
X帖子中,有人擔心美軍損失大,預計第一周丟兩艘航母,一萬傷亡。Sun Tzu名言被引用:激怒對手,示弱誘敵。但現實中,中國不急躁,穩扎穩打。美方喊話多,實際行動謹慎。2025年7月到現在,沒見大沖突。
這事兒提醒大家,和平不容易。美媒叫囂歸叫囂,實際誰都不想真打。經濟 interdependence 強,打起來兩敗俱傷。中國發展自己的路,美方得適應多極世界。希望理性占上風,別讓這些腦補成真。
再深挖,美軍邏輯是基于冷戰思維,想用經濟戰和遠程打擊贏。但中國不是蘇聯,工業鏈完整,能源多樣化。擊毀設施難,修復快。商船擊沉是海盜行為,國際法上說不過去,會孤立美國。
從歷史看,二戰時美日太平洋戰,美用潛艇封鎖日本,但現在技術變了。中國有陸基反艦,航母殺手導彈。美海軍得重金投入,但國會預算緊。
總之,這報道是美方戰略宣傳,但現實復雜。咱們得警惕,但也自信。中國軍力今非昔比,能護家園。美媒嚷嚷,就當聽個熱鬧,關鍵看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