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陳艷峰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頭頸外科主任醫師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頭頸腫瘤分會主任委員
每年7月27日被國際頭頸腫瘤協會聯盟 (IFHNOS)定為“世界頭頸腫瘤日”,旨在加深人們對頭頸腫瘤的認識,做到對頭頸部惡性腫瘤的科學預防,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 今天,由陳艷峰主任醫師為大家科普頭頸腫瘤相關的知識。
全球頭頸腫瘤防控現狀 —— 這些數據要警惕
頭頸腫瘤就像一群 “潛伏者”,藏在口腔、喉、甲狀腺、鼻咽等多個部位。2024 年《全球癌癥統計報告》數據顯示,甲狀腺癌已成為全球第七大高發癌癥,年新發病例超 82.1 萬例。而中國的情況更需要我們關注:
?2024年國家癌癥中心估算,我國頭頸部鱗癌(除外鼻咽癌)年新增病例為 9.46 萬,死亡病例 5.21 萬。
?鼻咽癌有 “中國特色”: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 年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增鼻咽癌病例達 12 萬例,死亡病例約 7.3 萬例。在中國,鼻咽癌的新發病例數量為 5.1 萬,死亡病例為 2.8 萬,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 2.3 倍。
?HPV 相關口咽癌正在 “年輕化”:近十年發病率逐年增加,不少年輕且不吸煙的人也被盯上了 。
病因解密 —— 這些 “致癌殺手” 要避開
(1)煙酒 “組合拳”:殺傷力翻倍
吸煙與飲酒均為頭頸部腫瘤發生的危險因素。更可怕的是,又抽煙又喝酒的人,口腔、口咽癌和喉癌、下咽癌風險會暴增 !就像同時踩了兩個 “雷區”,危險程度可不是簡單相加。
(2)病毒 “隱形攻擊”:悄悄傷身體
?HPV-16 型:在歐美,70% 的口咽癌都由它引起,在中國這個比例也達到了 40% 。
?EB 病毒:和未分化型鼻咽癌幾乎是 “綁定” 關系,相關性高達 100%。
(3)其他 “危險因子”
?檳榔:臺灣省的數據顯示,咀嚼檳榔的人患口腔癌的風險會增加 4.2 倍。
早期識別 —— 抓住 “危險信號” 能救命
(1)上呼吸道區域:別把小病拖成大病
(2)口腔咽喉部:
?口腔潰瘍超過1 周還不好。
?口腔腫塊伴疼痛一周不愈。
?口腔白斑明顯增厚增多
?聲音嘶啞一個月不能恢復且進行性加重
?吞咽疼痛兩周不能緩解且進行性加重
出現以上任何一種情況,都要及時去檢查!
(3)甲狀腺結節:超聲報告有這些要當心
超聲報告如果出現 “微鈣化”或者 “縱橫比>1”,“頸部淋巴結可疑轉移”,就建議做穿刺進一步檢查啦。
圖片來源于網絡
防治策略:三級預防織好 “防護網”
(1)一級預防:從源頭阻斷
?HPV 疫苗接種
?戒煙戒酒戒檳榔
(2)二級預防:早期篩查很重要
(3)三級預防:功能康復有辦法
?規范化治療:權衡功能與治療效果,制定合理治療方案
?吞咽訓練:能讓 80% 的頭頸腫瘤患者術后重新恢復自主進食 。
?語音重建:使用食管發音訓練、放置發音裝置、電子喉,重獲發聲 。
權威問答:破除誤區不踩坑
Q1:頸部腫塊都是癌嗎?
A:其實大多數的頸部腫塊是良性的,但如果出現 “無痛性增大超過 2cm”“質地像額頭一樣硬”“固定不活動”“進行性增大” 這幾種情況,惡性可能性高,需要做活檢。
Q2:甲狀腺癌會過度治療嗎?
A:甲狀腺癌由于體檢重視和主動檢測,越來愈多的患者診斷出甲狀腺癌,對一些微小甲狀腺癌不伴有外周侵犯、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可考慮做密切隨訪,但是切不可忽視它,因為惡性腫瘤的特性有潛在的局部侵犯、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風險。
Q3:晚期患者還有希望嗎?
A:當然有!現在有不少突破性進展:PD-1 抑制劑及靶向藥物的出現局晚期及復發轉移的頭頸鱗狀細胞癌 生存率明顯提高;質子治療、硼中子治療等新的治療手段在某些腫瘤治療方面有更好的局控率及副作用。
行動倡議:從今天開始守護健康
?高危人群:趕緊預約專項篩查(鼻咽鏡、喉鏡、EBV檢測、甲狀腺超聲都可以安排) 。
?適齡人群:盡快接種 HPV 疫苗(國產九價疫苗已經獲批啦) 。
?吸煙者:撥打全國戒煙熱線 400-808-5531 。
頭頸腫瘤的防控,就從今天的選擇開始!
(注:所有數據截止 2024 年 12 月,由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審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