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至7月4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動東坑鎮“丁彭黃”片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廣東科技學院赴東坑鎮“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擊隊設計組來到“丁彭黃”片區,對這一片區特色文化內容進行IP設計轉化。
步履丈量“丁彭黃”,智慧標注文旅圖
在前期工作中,設計組實地走訪“丁彭黃”片區的特色文化地標。小組成員分組進行考察,她們結合地理信息標注核心景點用于制作電子導覽地圖,選取特色非遺文化融入IP形象設計。設計組組長陳宋琳表示,后續將加快推進電子導覽地圖上線與 IP 形象發布,以設計創新助力東坑鎮構建“文化可感知、體驗可互動、記憶可留存”的文旅新動態。這些創新舉措不僅能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還能吸引更多周邊群眾和外地游客前來,帶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
圖為設計組成員實地考察的場景。羅庭鋒供圖
設計賦能興文旅,傳統符號繪新篇
在實地采風后,設計組圍繞“丁彭黃”片區的特色,展開全方位IP創意設計。在創作IP時,設計組提取祠堂建筑的飛檐翹角以及屋檐上的瑞獅等文化符號,巧妙融入設計之中,塑造出兼具文化內涵與現代審美的獨特人物形象,讓傳統韻味與時代精神交相輝映。與此同時,為有效提升游客的游覽體驗,根據指揮部的相關需求與調研問卷的民意反饋,設計組將創作重心聚焦于為“丁彭黃”片區設計一份電子導覽地圖,助力游客精準定位心儀景點。通過合理規劃功能分區、精心設計導覽標識、潛心雕琢地圖樣式等舉措,創作出一款相對實用且高效的初版電子導覽地圖,便捷的導覽服務能延長游客停留時間,間接促進當地旅游消費。IP形象以文化符號塑造片區獨特形象,電子導覽地圖以細節打磨提升游覽體驗,兩者相輔相承,共同為 “丁彭黃” 片區文旅發展構建起兼具底蘊與便捷的服務體系,雙管齊下推動區域經濟增收。
圖為設計組成員繪制的IP形象線稿。張紹愉供圖
圖為設計組成員制作的電子導覽地圖初稿。房清暉供圖
扎根鄉土續創新,文旅融合啟新程
廣東科技學院赴東坑鎮“都市桃源”文旅融合突擊隊設計組成員通過深耕“丁彭黃”片區文旅融合發展,將采風圖景鏈接設計構想轉化為實際成果。目前,小組成員還在持續推進IP形象的開發與電子導覽地圖的設計。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中,設計組將繼續扎根鄉土,不斷探索創新,持續深化與當地的合作。未來,隨著 IP形象和電子導覽地圖的完善與推廣,有望吸引更多客流,激發文旅市場活力,以源源不斷的創意設計賦能 “丁彭黃” 片區文旅產業,助力“丁彭黃” 片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年力量,推動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通訊員 萬若涵 葉簡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