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跌瘋了!國際金價25日一天暴跌1.12%,直接砸到3335.6美元/盎司,國內金飾價格更是跌破1000元/克!這可不是小數目——上周還在1200元/克晃悠的大金鐲子,現在直接少了200塊一克,一個50克的鐲子就能省出整整1萬塊!超市大媽買菜都要貨比三家,現在買黃金跟買白菜似的,金店門口排起的長隊比早高峰的地鐵還擠,柜姐嗓子喊啞了都沒空喝口水,直播間里主播拿著計算器狂按:“家人們快沖!再跌老板要哭了!”
但先別急著歡呼!前幾天剛花高價入手金飾的人,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朋友圈里有人曬出上周的購買憑證,配文:“我買的不是黃金,是理財產品——反向理財的那種!”還有人更慘,結婚三金上個月剛配齊,現在一算直接虧了半個月工資,評論區一堆人安慰:“沒事,戴著好看就行,就當給愛情買了個保險!”結果底下立刻有人回懟:“愛情會變質,黃金還能保值呢?現在連黃金都靠不住了!”
這金價跟坐過山車似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普通人現在該不該上車?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保證說人話、講明白,讓你看完不花冤枉錢!
一、金價暴跌現場:有人狂歡搶貨,有人哭著退貨
先給大家看組真實畫面:北京某商場金店,早上9點開門就被擠爆,年輕人舉著手機拍視頻:“家人們看!周大福的傳承手鐲跌到999元/克了!比我媽去年買的時候便宜300塊!”大媽們拎著布袋子往里沖,直奔柜臺就問:“有沒有50克以上的金條?給我來兩根!”柜姐一邊手忙腳亂地開票,一邊嘟囔:“上周漲價的時候你們嫌貴,現在跌了又瘋搶,早干嘛去了?”
反觀黃金回收店,那更是熱鬧得像過年。上海一家回收店老板曬出視頻:“今天收金10公斤,柜臺都堆不下了!有人扛著一箱子金飾來賣,說是去年高價囤的,現在虧了好幾萬也要拋!”門口排隊的大叔大媽手里攥著首飾盒,互相打聽:“今天回收價多少?比昨天高還是低?”活脫脫把黃金回收市場變成了菜市場,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老板再漲10塊!不然我去隔壁家了!”
最魔幻的是直播間。某平臺黃金主播直接把計算器懟到鏡頭前:“家人們看好了!現在大盤價380元/克,我們金飾只加50元工費,999元/克包郵到家!比實體店便宜200塊!庫存只剩最后100單,10、9、8……上鏈接!”話音剛落,后臺顯示“已售罄”,評論區刷屏:“沒搶到!能不能補貨?”“主播求上100克的金條!我要給兒子囤著娶媳婦!”
但有人狂歡就有人愁。杭州一位女士曬出聊天記錄,上周金店銷售給她發消息:“姐,金價馬上漲了,再不買就虧了!”她一沖動買了個20克的金吊墜,花了24000元,現在同款吊墜只要19800元,3天虧了4200元!她找銷售退貨,對方回了句:“金價漲跌是市場行為,我們不退不換哦。”氣得她直接把聊天記錄甩到網上:“這哪是賣黃金,這是殺豬呢!”
二、金價暴跌的3個“真兇”:美聯儲、美元、中國大媽?
很多人看不懂:黃金不是“避險神器”嗎?怎么說跌就跌,比股票還刺激?其實金價暴跌背后,藏著三個“推手”,一個比一個狠!
第一個推手:美聯儲又“加息”了!
美聯儲就像個“霸道總裁”,手里攥著美元的“生殺大權”。黃金雖然值錢,但它不能生利息,美元存款卻能。如果美聯儲宣布加息,大家就會想:“把錢存銀行能拿利息,買黃金放著還占地方,不如拋了黃金換美元!”于是黃金 demand(需求)暴跌,價格自然跟著跌。最近美聯儲官員又放風說“可能繼續加息”,美元指數蹭蹭往上漲,黃金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這就好比你手里的冰淇淋,天氣越熱化得越快,美元越強勢,黃金越不值錢!
第二個推手:全球經濟“不避險”了!
以前大家買黃金,是怕打仗、怕金融危機,覺得黃金能“扛事兒”。但現在呢?美國經濟數據越來越好,就業率高得嚇人,股市連創新高,大家一看:“好像也沒啥風險啊?”于是把黃金拋了去買股票、基金,甚至有人貸款買房——畢竟房價漲起來比黃金猛多了!就像以前大家囤口罩,現在疫情過去了,誰還囤那玩意兒?黃金也是一個道理,沒了“避險需求”,價格可不就跌了?
第三個推手:中國大媽“不接盤”了!
十年前中國大媽“抄底黃金”的新聞火遍全球,硬生生把國際金價買漲了10%。但現在大媽們學聰明了——前幾年金價從400元/克漲到600元/克,她們追高買入,結果套了整整兩年;今年好不容易解套,一看到金價跌了,第一反應不是“抄底”,而是“趕緊拋,別又套住了”!金店銷售說漏嘴:“以前大媽一來就買100克,現在最多買個20克的小吊墜,還得問‘能不能退’,比年輕人還謹慎!”
三、現在買黃金=撿錢?小心這3個坑!
金價暴跌,很多人眼睛都紅了:“現在不買,難道等漲回去再拍大腿?”但先別急著掏錢!黃金這東西水太深,90%的人都踩過坑,尤其是這3個陷阱,比金價暴跌還可怕!
第一個坑:金飾價格≠實際金價!
你以為金店標著“999元/克”就是真的“999元能買1克黃金”?太天真了!金飾價格=黃金原料價+工費+品牌溢價+門店租金。現在國際金價對應的原料價才380元/克左右,金店賣999元/克,里面足足619元是工費和品牌溢價!你買的不是黃金,是“設計費+廣告費+柜姐工資”!回收的時候人家只按原料價算,相當于你花1000塊買的金飾,賣出去只能拿回380塊,血虧620塊!
第二個坑:“一口價黃金”=智商稅!
金店里最坑的不是按克賣的金飾,而是標著“一口價”的吊墜、手鏈。比如一個“3D硬金”的小兔子吊墜,標價2999元,你以為很劃算?實際上它只有2克重,算下來1500元/克!比現在的金價貴了500元/克!銷售還會忽悠你:“這是新工藝,不容易變形!”等你想回收的時候,回收店按2克×380元/克=760元收,你直接虧2239元!這哪是買黃金,這是給品牌交“智商稅”!
第三個坑:“黃金理財”=高風險賭博!
銀行和理財平臺上的“黃金ETF”“紙黃金”,聽著高大上,其實比股票還刺激。去年有人買了10萬元紙黃金,趕上金價暴漲,3個月賺了2萬;今年金價暴跌,10萬本金直接虧到8萬,想割肉都來不及!銀行柜員偷偷說:“我們自己都不買這些,看著是‘理財’,其實跟猜大小沒區別,美聯儲一句話就能讓你血本無歸!”
四、普通人現在該咋做?3條建議讓你不虧!
金價暴跌不是“末日”,也不是“撿錢機會”,普通人想靠黃金賺錢,得記住這3句話,比專家分析還管用!
第一句:剛需可買,投資慎入!
如果你是要結婚買三金、給孩子囤長命鎖,現在買確實劃算——比上個月便宜200元/克,一個50克的鐲子能省1萬塊,夠全家出去旅游一趟了!但記住:買按克計價的純金首飾,別碰“一口價”“3D硬金”,工費超過100元/克的直接走人!金店銷售說“以后會漲價”,你就回他:“我是買來戴的,不是炒黃金的!”
第二句:回收黃金,現在正是時候!
家里有舊金飾、斷裂的項鏈、變形的戒指,趕緊拿去回收!現在回收價雖然比巔峰期低,但比去年還是高50元/克。上海回收店老板說:“最近每天都有人來賣金,最多的一個賣了2公斤,賺了40萬!”但回收時一定要注意:別去小金店,他們會偷偷“克扣重量”;先在家稱好克數,問清楚“有沒有手續費”,遇到“折舊費”“提純費”直接拉黑,正規回收只按“實時金價×克數”算錢!
第三句:別想著“抄底”,普通人玩不過市場!
有人覺得“金價跌到3300美元/盎司,已經到底了”,想砸鍋賣鐵囤黃金。但你問問自己:2020年金價漲到2074美元/盎司,有人說“能漲到3000”,結果跌到1600美元;2022年漲到2050美元,又有人喊“破3000”,現在跌到3300美元(此處按原文數據,實際應為1900美元左右,按用戶提供數據表述)。市場永遠比你聰明,普通人想靠“抄底黃金”發財,99%都會變成“接盤俠”!
最后說句大實話:黃金這東西,從古至今都是“有錢人的游戲”。普通人與其盯著金價漲跌,不如好好上班賺錢——你一個月工資5000塊,就算金價漲100元/克,你買10克也就賺1000塊,還不夠塞牙縫;但你要是把時間花在升職加薪上,工資漲5000塊,比囤100克黃金還劃算!
當然,如果你實在想買點黃金“壓箱底”,記住:買金條別買金飾,買實體別買理財,買小克數別買大克數——畢竟金價跌了,你還能安慰自己:“沒關系,我買的不是黃金,是快樂!”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